伏的组词
伏常见的组词有:伏蛰,伏谒,伏尔加河纤夫,伏礼,伏凉儿,伏而咶天,伏弢,伏事,伏首帖耳,伏景天,伏念,伏钺,伏犀,伏丑,伏属,伏历,伏落,伏苓,伏豹,伏食,伏踬,伏维,伏莽,伏枥,伏脉,伏石,伏卧,伏死,伏室,伏伏贴贴
词语 | 解释 |
---|---|
伏蛰 | 伏蛰 fú zhé1.隐伏,潜藏。 |
伏谒 | 伏谒 fú yè1.谒见尊者,伏地通姓名。 |
伏尔加河纤夫 | 伏尔加河纤夫 fú ěr jiā hé xiān/qiàn fū/fú油画。俄国列宾作于1870-1873年。描绘一队衣着破烂、疲惫不堪的纤夫拉着货船,以沉重的步子,缓缓地行进在伏尔加河畔的沙滩上。画中人物形象各异,气质、性格和生活阅历迥然不同,画家以写实手法赋予他们生命的活力,从而使作品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 |
伏礼 | 伏礼 fú lǐ1.犹言陪礼。 |
伏凉儿 | 伏凉儿 fú liáng/liàng ér/er1.指蝉。 |
伏而咶天 | 伏而咶天 fú ér shì tiān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
伏弢 | 伏弢 fú tāo1.仆倒在弓套上。《左传.成公十六年》:"王召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锜。中项﹐伏弢。以一矢复命。"《国语.晋语九》:"郑人击我。吾伏弢衉血﹐鼓音不衰。"韦昭注:"弢﹐弓衣也。"后以指为国捐躯或浴血奋战。 |
伏事 | 伏事 fú shì1.隐秘的事情。 2.指在朝廷或官员属下任职。 3.指侍候,服侍。 4.指屈膝事人。 5.指用暴力对付﹑整治人。 |
伏首帖耳 | 伏首帖耳 fú shǒu tiē ěr伏:俯伏;帖:帖伏,顺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 |
伏景天 | 伏景天 fú jǐng tiān1.即伏天。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 |
伏念 | 伏念 fú niàn1.谓退而自省。 2.伏,敬词;念,念及,想到。旧时致书于尊者多用之。 3.犹俯念,下念。谓在上者体察下情。 |
伏钺 | 伏钺 fú yuè1.被处死。钺,古代兵器,形似板斧而大。 |
伏犀 | 伏犀 fú xī1.指人前额至发际骨骼隆起。旧时迷信者以为显贵之相。 |
伏丑 | 伏丑 fú chǒu1.谓隐伏的寇盗。 |
伏属 | 伏属 fú shǔ/zhǔ1.指隶属,下属。 |
伏历 | 伏历 fú lì1.见"伏枥"。 |
伏落 | 伏落 fú luò/là1.沦落。 |
伏苓 | 伏苓 fú líng1.见"伏灵"。 |
伏豹 | 伏豹 fú bào1.唐代称官吏遇节假日留署值班为"伏豹"。 |
伏食 | 伏食 fú shí1.服食。指道家服食丹药。 |
伏踬 | 伏踬 fú zhì趴下:伏踬就地,匍匐以进。 |
伏维 | 伏维 fú wéi1.见"伏惟"。 |
伏莽 | 伏莽 fú mǎng1.《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
伏枥 | 伏枥 fú lì1.亦作"伏历"。 2.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 3.喻指养育。 4.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 5.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 |
伏脉 | 伏脉 fú mài/mò1.指文章中前后照应的线索。 2.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其脉搏隐伏,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常见于邪闭﹑厥证及剧痛。 |
伏石 | 伏石 fú shí/dàn1.暗礁。 |
伏卧 | 伏卧 fú wò1.趴着;卧倒。2. [指狗]∶头伏在前爪上躺下。 |
伏死 | 伏死 fú sǐ1.甘愿舍弃生命。 2.退隐而死。 |
伏室 | 伏室 fú shì1.地下室。 |
伏伏贴贴 | 伏伏贴贴 fú fú tiē tiē1.见"伏伏帖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