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的组词
伏常见的组词有:伏尔加河纤夫,伏死,伏药,伏罪,伏戏,伏肉,伏戎,伏击,伏愆,伏帖,伏闇,伏惟,伏龙观,伏祭,伏蛰,伏机,伏案,伏伏贴贴,伏袭,伏息,伏钺,伏维尚飨,伏阙,伏牛山,伏天儿,伏式,伏特,伏疾,伏读,伏蒲
词语 | 解释 |
---|---|
伏尔加河纤夫 | 伏尔加河纤夫 fú ěr jiā hé xiān/qiàn fū/fú油画。俄国列宾作于1870-1873年。描绘一队衣着破烂、疲惫不堪的纤夫拉着货船,以沉重的步子,缓缓地行进在伏尔加河畔的沙滩上。画中人物形象各异,气质、性格和生活阅历迥然不同,画家以写实手法赋予他们生命的活力,从而使作品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 |
伏死 | 伏死 fú sǐ1.甘愿舍弃生命。 2.退隐而死。 |
伏药 | 伏药 fú yào1.埋伏着的炸药。 |
伏罪 | 伏罪 fú zuì承认自己的罪过:低头~。也作服罪。 |
伏戏 | 伏戏 fú xì/hū1.见"伏羲"。 |
伏肉 | 伏肉 fú ròu1.死尸的肉。 |
伏戎 | 伏戎 fú róng1.埋伏军队或刺客。 2.指隐伏伺机以图作乱的武人。 |
伏击 | 伏击 fú jī用埋伏的兵力突然袭击敌人:打~ㄧ途中遭到~。 |
伏愆 | 伏愆 fú qiān1.认罪。 |
伏帖 | 伏帖 fú tiè/tiě/tiē①舒适:心里很~。也作伏贴。②同‘服帖’①。 |
伏闇 | 伏闇 fú àn1.隐伏暗处;隐藏。 |
伏惟 | 伏惟 fú wéi1.亦作"伏维"。 2.下对上的敬词。多用于奏疏或信函。谓念及,想到。 3.表示希望,愿望。 |
伏龙观 | 伏龙观 fú lóng guān/guàn1.古建筑名。在四川省灌县城西都江堰离堆北端。相传战国秦蜀郡守李冰父子治水,曾制服岷江孽龙,锁于离堆下伏龙潭中。后人立祠祭祀。北宋初改为伏龙观。现有殿宇三重,为清代重修。大殿内有李冰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建宁元年。 |
伏祭 | 伏祭 fú jì/zhài1.在伏日举行的祭祀。 |
伏蛰 | 伏蛰 fú zhé1.隐伏,潜藏。 |
伏机 | 伏机 fú jī1.隐蔽的机械装置。 2.潜在的因素。 |
伏案 | 伏案 fú àn上身靠在桌子上(读书、写字):~写作。 |
伏伏贴贴 | 伏伏贴贴 fú fú tiē tiē1.见"伏伏帖帖"。 |
伏袭 | 伏袭 fú xí1.谓伏兵袭击。 |
伏息 | 伏息 fú xī1.隐匿形迹。 |
伏钺 | 伏钺 fú yuè1.被处死。钺,古代兵器,形似板斧而大。 |
伏维尚飨 | 伏维尚飨 fú wéi shàng xiǎng旧时祭文中的套语。意思是恭敬地请你来吃。后用做死亡的戏谑说法。 |
伏阙 | 伏阙 fú què/quē1.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
伏牛山 | 伏牛山 fú niú shān1. 河南省西部山脉,为秦岭东段支脉,西北—东南走向,长400公里,为淮河、汉水分水岭。主峰老君山高2192米。 |
伏天儿 | 伏天儿 fú tiān ér/er1.蝉的别名。 |
伏式 | 伏式 fú shì1.见"伏轼"。 |
伏特 | 伏特 fú tè电压单位,1安培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姆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特。这个单位名称是为纪念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Conte Alessan-dro Volta,也译作伏打)而定的。简称伏。 |
伏疾 | 伏疾 fú jí1.隐疾。喻隐患。 |
伏读 | 伏读 fú dú/dòu1.谓恭敬地阅读。"伏"为表敬之词。《孔丛子.杂训》:"子思在鲁﹐使以书如卫问子上﹐子上北面再拜﹐受书伏读。"后世臣下阅读帝王诏书亦称"伏读"。 |
伏蒲 | 伏蒲 fú pú1.汉元帝欲废太子,史丹候帝独寝时,直入卧室,伏青蒲上泣谏。事见《汉书.史丹传》。后因以"伏蒲"为犯颜直谏的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