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的组词

伏常见的组词有:伏汛,伏牺,伏羲,伏辰,伏奏,伏雌,伏腊,伏豹,伏气,伏首贴耳,伏合,伏隐,伏特计,伏惟,伏旱,伏臈,伏尔加河,伏特加,伏机,伏谒,伏特,伏听,伏地,伏属,伏箱,伏埋,伏牛山,伏日,伏处枥下,伏侍

词语 解释
伏汛 fú xùn在伏天里发生的河水暴涨。
伏牺 fú xī1.见"伏羲"。
伏羲 fú xī1.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风姓。相传其始画八卦,又教民渔猎,取牺牲以供庖厨,因称庖牺。亦作"伏戏"﹑"伏牺"。
伏辰 fú chén1.《左传.僖公五年》:"童謡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孔颖达疏:"日月聚会为辰,星宿不见为伏……丙日将旦之时,龙尾之星伏在合辰之下。"本谓星宿隐伏在日月交会处。亦以指隐伏的星辰。
伏奏 fú zòu1.谓俯伏上奏。
伏雌 fú cí1.指母鸡。
伏腊 fú là/xī1.亦作"伏臈"。 2.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 3.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4.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
伏豹 fú bào1.唐代称官吏遇节假日留署值班为"伏豹"。
伏气 fú qì1.屏气,抑止呼吸。形容惶恐的样子。 2.指道家的吐纳修炼法。 3.服气;认输。
首贴耳 伏首贴耳 fú shǒu tiē ěr畏缩恐惧的样子。
伏合 fú hé/gě1.据《新五代史.李琪传》载,唐朝大明宫中的紫宸殿称合,是天子于朔望日接见群臣的便殿(一说为前殿,见宋王溥《唐会要.大明宫》)。后因以"伏合"指朝臣俯伏合下向天子奏事。
伏隐 fú yǐn/yìn1.藏匿;隐居。
特计 伏特计 fú tè jì测量电路中两点间电压的仪器。也叫电压表或电压计。
伏惟 fú wéi1.亦作"伏维"。 2.下对上的敬词。多用于奏疏或信函。谓念及,想到。 3.表示希望,愿望。
伏旱 fú hàn伏天出现的旱情:战胜~。
伏臈 fú là/gé1.见"伏腊"。
尔加河 伏尔加河 fú ěr jiā hé欧洲第一大河。在俄罗斯欧洲部分。源于瓦尔代丘陵,注入里海。长3530千米。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道,通过运河连接白海、波罗的海、黑海、亚速海和里海,实现五海通航。货运量占俄罗斯内河货运总量的大部。沿河多水库和水电站。
特加 伏特加 fú tè jiā俄罗斯的一种烈性酒。[俄водка]
伏机 fú jī1.隐蔽的机械装置。 2.潜在的因素。
伏谒 fú yè1.谒见尊者,伏地通姓名。
伏特 fú tè电压单位,1安培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姆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特。这个单位名称是为纪念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Conte Alessan-dro Volta,也译作伏打)而定的。简称伏。
伏听 fú tīng1.谓暗中探听。 2.谓俯伏听命。 3.谓恭顺地听从。
伏地 fú dì/de〈方〉本地出产或土法制造的:~小米儿ㄧ~面。
伏属 fú shǔ/zhǔ1.指隶属,下属。
伏箱 fú xiāng1.驾车。伏,通"服"。语本《诗.小雅.大东》:"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朱熹注:"服,驾也。箱,车也。"
伏埋 fú mái/mán1.埋伏。
牛山 伏牛山 fú niú shān1. 河南省西部山脉,为秦岭东段支脉,西北—东南走向,长400公里,为淮河、汉水分水岭。主峰老君山高2192米。
伏日 fú rì又称“伏天”。节令名称。始于每年7月中旬,止于8月中旬。伏日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朗少雨,月平均气温可达28~29°c,最高气温可达38~40°c。此时有些地区常发生伏旱。
处枥下 伏处枥下 fú chǔ lì xià枥:马房。象老马一样,一辈子都困守在马房里,见闻不广。
伏侍 fú shì同‘服侍’。

伏的二字词语

线

伏的三字词语

特计 特加 牛山 虎林 天儿 龙观 羲氏 景天 龙肝

伏的四字成语

首贴耳 尔加河 处枥下 帖帖 地圣人 低做小 阁受读 鸾隐鹄 贴贴 维尚飨 龙凤雏 而咶天 猎侍郎

其他字的组词

毌组词 ⽑组词 仩组词 件组词 含组词 呜组词 室组词 恳组词 捎组词 涩组词 揽组词 禀组词 璧组词 纔组词 鱰组词 黵组词 灨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