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的组词
伏常见的组词有:伏隐,伏蛰,伏落,伏军,伏卧,伏辰,伏猛,伏闇,伏龙凤雏,伏诛,伏俟城,伏汛,伏牛山,伏安,伏地圣人,伏贴,伏雌,伏猎,伏击战,伏处,伏愆,伏虎,伏机,伏火,伏倒,伏骥,伏枕,伏式,伏蒲,伏尔泰
词语 | 解释 |
---|---|
伏隐 | 伏隐 fú yǐn/yìn1.藏匿;隐居。 |
伏蛰 | 伏蛰 fú zhé1.隐伏,潜藏。 |
伏落 | 伏落 fú luò/là1.沦落。 |
伏军 | 伏军 fú jūn1.埋伏的军队。 |
伏卧 | 伏卧 fú wò1.趴着;卧倒。2. [指狗]∶头伏在前爪上躺下。 |
伏辰 | 伏辰 fú chén1.《左传.僖公五年》:"童謡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孔颖达疏:"日月聚会为辰,星宿不见为伏……丙日将旦之时,龙尾之星伏在合辰之下。"本谓星宿隐伏在日月交会处。亦以指隐伏的星辰。 |
伏猛 | 伏猛 fú měng1.指老虎。 |
伏闇 | 伏闇 fú àn1.隐伏暗处;隐藏。 |
伏龙凤雏 | 伏龙凤雏 fú lóng fèng chú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
伏诛 | 伏诛 fú zhū〈书〉伏法。 |
伏俟城 | 伏俟城 fú sì/qí chéng1.古城名。故址在今青海省青海湖西岸布哈河河口附近。隋大业五年于此置西海郡。 |
伏汛 | 伏汛 fú xùn在伏天里发生的河水暴涨。 |
伏牛山 | 伏牛山 fú niú shān1. 河南省西部山脉,为秦岭东段支脉,西北—东南走向,长400公里,为淮河、汉水分水岭。主峰老君山高2192米。 |
伏安 | 伏安 fú ān1.书信用语。祝人暑天安康。 2.电的功率单位。其数值是电流中电压和电流的乘积。 |
伏地圣人 | 伏地圣人 fú dì shèng rén指在某一方面略有知识就逞能的人。 |
伏贴 | 伏贴 fú tiē①紧贴在上面:壁纸糊得很~。②同‘伏帖’①。 |
伏雌 | 伏雌 fú cí1.指母鸡。 |
伏猎 | 伏猎 fú liè1.唐户部侍郎萧炅曾将"伏腊"误读为"伏猎"。后因以"伏猎"为大臣不学无文之典实。 2.见"伏猎侍郎"。 |
伏击战 | 伏击战 fú jī zhàn1.用埋伏的兵力突然袭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式。 |
伏处 | 伏处 fú chǔ/chù1.隐居。 2.安处,不四出活动。 |
伏愆 | 伏愆 fú qiān1.认罪。 |
伏虎 | 伏虎 fú hǔ①制服猛虎,比喻战胜恶势力。②伏着的老虎。③也称“滚轮”。一种体育器械。由两个直径214厘米的圆轮构成。两轮间距65厘米,由六根横杠连接,并有踏板和把手环。可单人或双人做向前和侧向滚动练习。 |
伏机 | 伏机 fú jī1.隐蔽的机械装置。 2.潜在的因素。 |
伏火 | 伏火 fú huǒ1.农历六月黄昏大火(古星名,即心宿二)的位置在中天,大暑后逐渐向西退伏,古谓"伏火"。 2.道家炼丹,调低炉火的温度谓"伏火"。 |
伏倒 | 伏倒 fú dǎo/dào1.谓胸腹朝下倒卧于地。 |
伏骥 | 伏骥 fú jì1.《楚辞.九辩》:"骐骥伏匿而不见兮,凤凰高飞而不下。"王逸注:"仁贤幽处而隐藏也。"后以"伏骥"比喻贤者隐居不仕。 |
伏枕 | 伏枕 fú zhěn1.伏卧在枕上。《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后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长久卧床。 2.指卧病在床的人。 |
伏式 | 伏式 fú shì1.见"伏轼"。 |
伏蒲 | 伏蒲 fú pú1.汉元帝欲废太子,史丹候帝独寝时,直入卧室,伏青蒲上泣谏。事见《汉书.史丹传》。后因以"伏蒲"为犯颜直谏的典故。 |
伏尔泰 | 伏尔泰 fú ěr tài①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因反对封建贵族,多次被捕,后当选为法兰西语文学院院士。反对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主张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对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很大。著作主要有《哲学通信》、《哲学辞典》等。②雕塑。法国乌东作于1781年。雕像中的伏尔泰穿着宽大的长袍,坐在扶手椅中,具有高贵庄严的气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