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的拼音、解释、组词

伏牛山的简介:

fú niú shān
1. 河南省西部山脉,为秦岭东段支脉,西北—东南走向,长400公里,为淮河、汉水分水岭。主峰老君山高2192米。

  • AI解释

《伏牛山》是一个地理名词,指的是中国河南省南部的一座山脉。其名称来源于当地传说:古代有伏牛兽栖息于此,故得名“伏牛山”。实际上,“伏”在此处是形容词,意为隐藏、潜伏,用来形象地描述该山脉的某些特性。伏牛山主要由花岗岩构成,以自然景观丰富著称。

详细解释:

  • 地理位置:伏牛山脉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部与湖北、陕西两省交界处。
  • 地貌特点:山脉东端最高点海拔达到2413.8米,地形复杂多样,山势险峻,沟壑纵横。其中最高峰为老鸦岔(海拔2413.8米)。
  • 自然风光:伏牛山区内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境内有多个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如白云山、鸡公山等,是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造句:

  1. 春天的早晨,在伏牛山上漫步,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得正艳。
  2. 每当周末,我和朋友们都喜欢去伏牛山进行户外探险,享受自然风光和新鲜空气。
  3. 在伏牛山脚下的小村庄里,我见到了许多保留着传统生活方式的老一辈农民。
  4. 由于伏牛山区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里成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区域之一。
  5. 每次经过伏牛山下,我都忍不住停下来欣赏那里的自然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分词解释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

niú

1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黄。~角。2 星名,二十八宿之:~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3 喻固执或骄傲:~气。4 姓。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