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辰的拼音、解释、组词

伏辰的简介:

fú chén
1.《左传.僖公五年》:"童謡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孔颖达疏:"日月聚会为辰,星宿不见为伏……丙日将旦之时,龙尾之星伏在合辰之下。"本谓星宿隐伏在日月交会处。亦以指隐伏的星辰。

  • AI解释

词语详解

伏辰

  1. 释义:
  2. “伏”在古代常指“藏匿”、“隐藏”,意为隐匿。
  3. “辰”多用于古代指日、月、星宿等,也有用作时间单位的意思。有时还特指帝王或尊贵的人。

  4. 含义:

  5. 词语“伏辰”可以理解为“藏匿的星辰”或者更广泛地解释为那些隐藏起来的珍贵事物。在古代文人作品中,“伏辰”常用来隐喻被忽视但具有重要价值的事物。

  6. 用法:

  7. 主要用作形容词或名词,表达对某个隐藏着珍贵价值的人或事物的尊重与赞美。

造句

  1. 这位作家的文章犹如伏辰般,初看平淡无奇,深入阅读方能发现其中深藏不露的智慧。
  2. 老师的话语如同伏辰,虽在课间被忽视,但细细品味却能领悟其中的道理。
  3.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重要的发明创造往往以伏辰的形式存在,默默影响着后世的发展。
  4. 他沉寂多年,仿佛一匹埋没的伏辰骏马,在不经意间便驰骋在了艺术的大道上。
  5. 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就像那藏匿于夜空中的伏辰行星一样,虽然不被众人所知,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些句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伏辰”一词,体现了其隐含的深意和价值。

分词解释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

chén

1 地支的第五位,属龙。2 用于记时:~时(上午七点至九点)。3 时日:~光。时~。诞~。4 日、月、星的总称:北~(北极星)。星~。5 古同“晨”,清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