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伏帖帖的拼音、解释、组词

伏伏帖帖的简介:

fú fú tiè/tiě/tiē tiè/tiě/tiē
1.亦作"伏伏贴贴"。 2.心甘情愿;顺从。

  • AI解释

实际上,“伏伏帖帖”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它看起来像是由“伏帖”两个词组成的组合体。在标准普通话中,“伏帖”是指身体或物体贴合、适应的状态。“伏”通常指屈服、趴下;“帖”可以是妥帖、平整的意思。

以下是针对"伏帖"的一个解释以及五个句子:

释义:

  1. 身体或物品的贴合状态:用来形容某物或者某人的姿态很贴合,或者物体之间配合得很紧密。
  2. 服帖:在某些情境下,也表示心情、态度很顺从,或处理事情的方式能够让人满意。

造句:

  1. 这张桌子的腿和桌面完全伏帖了,看起来非常稳固。
  2. 小明今天穿的衣服都贴身伏帖,看起来精神饱满。
  3. 母亲为小华熨烫好的衣服服帖地贴在身上,显得格外精神。
  4. 老板对于新提出的方案表示赞同并决定伏帖采纳。
  5. 他把书本紧紧压在胸口上,仿佛这样能够让自己感觉更加伏帖安稳。

请注意,“伏伏帖帖”一词并未在汉语中广泛使用或有特定含义。如果需要表达更为复杂的意义或者情感状态,请考虑使用更符合语境的词语组合或句子结构来准确传达您的意思。

分词解释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

tiè,tiě,tiē

1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