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谒的拼音、解释、组词

伏谒的简介:

fú yè
1.谒见尊者,伏地通姓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俯伏晋谒。《汉书.卷三二.张耳陈余传》:「良望见,以为王,伏谒道旁。」

词语解析

伏谒:这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较为正式且敬意较强的词汇,通常用来表达下级对上级或者尊贵者、长者进行拜见的意思。其中,“伏”有谦卑之意,表示自己以低姿态行礼;“谒”则指拜访或求见。“伏谒”这个词体现了尊敬的态度和庄重的氛围。

造句示例

  1. 古人礼仪之深厚: “古时候的士人若想拜见某位贤哲,往往会选择‘伏谒’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敬意。”

  2. 古代官员之间的交往: “每当有重要政务需向宰相呈递时,许多官员都会选择‘伏谒’的形式以示庄重与尊重。”

  3. 对长辈的尊敬: “在古代家庭中,晚辈见到长者,往往要行‘伏谒’之礼,以此表达自己的孝敬之心。”

  4. 求见名人的过程: “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为了获得某位著名学者或官员的认可与指导,会特意选择‘伏谒’的形式进行拜访。”

  5. 宫廷礼仪的体现: “在古代皇宫中,凡是有重要事情需要觐见皇帝时,侍臣通常会引导朝臣‘伏谒’以示尊敬。”

这些例子展示了“伏谒”在不同场合和关系中的使用方式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

1 拜见:~见。拜~。进~。2 说明,陈述,告发:请~其故。3 请求:~归。~医。4 名帖:“使者惧而失~,跪拾~”。5 掌管晋见的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