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蛰的拼音、解释、组词

伏蛰的简介:

fú zhé
1.隐伏,潜藏。

  • AI解释

《伏蛰》是古代中国文人常用的一个词汇,主要用来形容动物在冬眠期间的状态。从字面上看,“伏”有隐藏、藏匿之意;“蛰”,即冬眠或潜伏的意思。“伏蛰”一词常被用于比喻人在困境中暂时隐居养晦,等待时机的情况。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指动物(多为昆虫、蛇等)在冬季来临前钻入土中或其他隐蔽处进入一种近乎静止的休眠状态。
  2. 引申意义: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隐居、蛰伏的状态,等待时机的到来。也可比喻人在困境中暂时隐藏锋芒,待时而动。

造句

  1. 面对突如其来的失业,他选择暂时隐居家中,伏蛰养晦,以期待新的机遇。
  2. 这个市场正在经历一段低迷期,很多企业主都选择了伏蛰策略,等待市场回暖再进行扩张。
  3. 在人生低谷时,我们可以学习动物的智慧,选择适当的时期伏蛰,为未来的辉煌积蓄力量。
  4. 他的作品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发表,其实他是在幕后努力创作,试图在未来某个时刻一鸣惊人,这正是一种伏蛰的表现。
  5.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公司被迫暂停运营,它们正伏蛰养晦,等待着经济复苏的信号。

分词解释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