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剑的拼音、解释、组词

伏剑的简介:

fú jiàn
1.以剑自刎。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剑自刎。《左传.僖公十年》:「臣闻命矣,伏剑而死。」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引身伏剑,永言固之。」

伏剑》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俗语,它更像是一种文学或者艺术作品中的特定意象。通常来说,“伏”意味着“俯身、屈服”,而“剑”则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常用来象征权力、地位或是个人的意志和决心。结合在一起,“伏剑”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或者是向某种原则或目标低头、妥协的意思。

基于上述解释,我们可以构造出几个句子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1. 他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不惜伏剑般地放弃了所有安逸的生活。
  2. 在这个关键时刻,他选择了伏剑,决定挺身而出为正义发声。
  3. 即使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他也保持了伏剑般的坚韧不拔。
  4. 她虽然内心充满挣扎,但仍然坚定了伏剑的决心,准备迎接未来的不确定性。
  5. 为了保护家人,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伏剑,愿意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请注意,在实际使用中,“伏剑”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适当调整和解释。如果你有特定的使用场景或者文化背景需求,请提供更多细节以便更好地服务你的需求。

分词解释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

jiàn

1 古代的一种兵器:宝~。长~。~鞘。~术。~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