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气的拼音、解释、组词

伏气的简介:

fú qì
1.屏气,抑止呼吸。形容惶恐的样子。 2.指道家的吐纳修炼法。 3.服气;认输。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屏气。唐.韩愈〈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抑首伏气,不敢出一语以对。」

2. 服输。元.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一出:「公公又不伏气,只管和婆婆闲争。」《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料那生不能成就,我也不伏气与他了。」

《伏气》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它的含义可能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具体解析。不过,“伏气”这个概念在中医理论中有特殊的含义。在中医里,“伏气”是指某些病邪(如湿、寒等)藏于体内,暂时没有表现出症状,但当外部条件适宜或体质下降时,这些病邪会显现出来引发疾病。

中医中的“伏气”

  1. 概念解释:“伏气”意味着潜在的病因。在中医里,它指的是那些在人体内处于潜伏状态、未显露症状,但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或者其他因素影响而被激发出来的病理状态。
  2. 发病原理:在体质虚弱或外界因素如天气变化等诱因下,长期潜藏于体内的病邪可能会突然表现出来,导致疾病的发生。

造句

  1. 他最近总是感觉腰酸背痛,经医生诊断发现是寒湿之气在体内伏久,一旦遇冷天就容易发作。
  2. 在中医理论中,很多人因长期饮食不当造成肝火内伏,一旦遇到情绪波动就会引发头痛、失眠等问题。
  3. 这次季节交替时天气变化无常,我体内的风寒之气被激发出来,感冒了。
  4. 她身体较弱,素有湿热在体内潜藏未发,这次因过度劳累导致伏气外泄,引发了急性肠胃炎。
  5. 他从小就体质偏弱,经常受到病毒侵袭,医生说是因为体内存在伏气未能完全清除。

需要注意的是,“伏气”一词更多的是一种中医术语,并不常用作现代汉语中一般词汇的使用。以上解释和造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其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

分词解释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7 欺压:受~。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