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节死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伏节死义的简介:

fú jié sǐ yì
伏节:坚守节操而死;死义:为正义而死。为坚守节操和正义而死。

  • AI解释

《伏节死义》这个词语并非标准的历史或文学术语,但从其字面意思来看,它可能指的是为了忠贞、正义而甘愿受辱或者牺牲自己的行为。结合“伏”(俯首)、“节”(气节)、“死”(为某种信念至死不渝)、“义”(道义)等词意,“伏节死义”可以理解为对正直的品行和忠诚的原则有坚定的决心,即使面临极大的困难甚至生命危险也不改其志。

详细解释

  • :低首、俯身,这里比喻屈服或屈从。
  • :气节,指一个人在面对艰难困苦时所表现出的高尚品德和坚韧精神。
  • 死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表明为了道义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整体来看,“伏节死义”可能强调的是在遭遇不公或违背正直原则的行为面前,能够保持尊严、坚守信念,并且即使面临极其不利的局面,也能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造句

  1. 自古以来,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自由而“伏节死义”的英雄们,永远是人民心目中的光辉榜样。
  2. 在面对不公正待遇时,他选择了“伏节死义”,拒绝屈服于权势,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 《伏节死义》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更高的理想而奋斗,即使过程艰难也不退缩。
  4. 这位烈士以“伏节死义”的精神,谱写了一首无悔的壮丽诗篇,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对象。
  5.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伏节死义”成为无数志士仁人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

分词解释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