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的组词
仪常见的组词有:仪锽,仪宇,仪表堂堂,仪曹,仪辔,仪钟,仪景,仪从,仪采,仪氏,仪状,仪的,仪剑,仪位,仪质,仪尚,仪体,仪表,仪态万方,仪容,仪准,仪舌,仪幕,仪态万千,仪掾,仪躅,仪台,仪礼,仪序,仪态
词语 | 解释 |
---|---|
仪锽 | 仪锽 yí huáng1.指用为仪仗的斧钺。 |
仪宇 | 仪宇 yí yǔ1.仪容;器量。 |
仪表堂堂 | 仪表堂堂 yí biǎo táng táng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 |
仪曹 | 仪曹 yí cáo1.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三国魏,晋沿之。南朝时为祠部属官。北魏为仪曹尚书,北齐仪曹属殿中尚书。隋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炀帝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唐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2.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3.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 |
仪辔 | 仪辔 yí pèi1.犹言法驾。 |
仪钟 | 仪钟 yí zhōng1.指音制标准的乐钟。 |
仪景 | 仪景 yí jǐng1.指月亮。仪,通"娥"。娥,嫦娥。 |
仪从 | 仪从 yí cóng/zòng1.仪卫随从。 |
仪采 | 仪采 yí cǎi/cài1.仪表风采。 |
仪氏 | 仪氏 yí shì/zhī1.指仪狄。 |
仪状 | 仪状 yí zhuàng1.仪容形状。 |
仪的 | 仪的 yí de1.目标;目的。 |
仪剑 | 仪剑 yí jiàn1.仪卫所持之剑。亦借指仪卫中之捧剑者。 |
仪位 | 仪位 yí wèi1.礼仪﹑爵位。语本《周礼.夏官.大司马》:"设仪辨位,以等邦国。"郑玄注:"仪谓诸侯及诸臣之仪。辨,别也。别尊卑之位。" |
仪质 | 仪质 yí zhì1.姿容;风度。 |
仪尚 | 仪尚 yí shàng1.战国时张仪与靳尚的并称。二人为屈原外交﹑政治主张的敌对者。 |
仪体 | 仪体 yí tǐ/tī/bèn1.礼仪的程序法式。 |
仪表 | 仪表 yí biǎo1.人的外表。 2.各种测定仪。 |
仪态万方 | 仪态万方 yí tài wàn fāng仪态:姿态,容貌;万方:多方面。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 |
仪容 | 仪容 yí róng1.仪表;容貌。 |
仪准 | 仪准 yí zhǔn1.法度标准。 |
仪舌 | 仪舌 yí shé1.战国辩士张仪之舌。指能言善辩的舌头。语本《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
仪幕 | 仪幕 yí mù1.指赞理地方政务的幕职。 |
仪态万千 | 仪态万千 yí tài wàn qiān仪态:姿态,容貌。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 |
仪掾 | 仪掾 yí yuàn1.泛称地方掌刑律的属官。 |
仪躅 | 仪躅 yí zhú1.轨迹,法度。 |
仪台 | 仪台 yí tái/tāi1.古台名。旧址在今河南省虞城县西南。 2.泛称行礼仪的高台。 |
仪礼 | 仪礼 yí lǐ1.礼仪,礼节。 |
仪序 | 仪序 yí xù1.礼仪的秩序。 |
仪态 | 仪态 yí tài指人的容貌举止风度等:仪态万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