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驾的拼音、解释、组词

仪驾的简介:

yí jià
1.皇太后﹑皇后的仪仗。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仪驾”一词通常用来描述皇帝出行时所乘坐的车马及其配备的仪仗队。它体现了皇家的威严和尊贵,是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解释

  1. :意为“礼仪”,指的是按照既定规则进行的行为或活动。
  2. :指皇帝出行时乘坐的车辆或马匹,也泛指行进、出巡。在古代,帝王出行往往配以各种仪仗和随从,体现了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造句

  1. 在古代,每逢重要节日,皇帝都会亲自率仪驾到各宫观进行祭拜活动。
  2. 为彰显国威,皇帝决定在新年之际举行盛大仪驾,巡游都城,以展示皇恩浩荡。
  3. 这场仪驾规模宏大,不仅有华丽的车辆和马匹,还有各种礼仪队列相随。
  4. 为了保证此次仪驾顺利进行,太监们提前数天就忙于准备工作,包括挑选车辆、训练御马等。
  5. 在那日,皇帝身着龙袍,乘坐金碧辉煌的仪驾,缓缓从皇宫出发前往祭坛。

分词解释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

jià

1 把车套在牲口身上,使拉(车或农具):~车。~辕。2 古代车乘的总称,亦特指帝王的车,转指帝王:车~。法~(帝王车乘的一种)。3 使开动,操纵:~驶。~机。~驭(亦作“驾御”)。4 在……上面,超出:~云。凌~(高出、压倒谁或什么)。5 对人的敬辞:大~。尊~。劳~。~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