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型的拼音、解释、组词

仪型的简介:

yí xíng
1.同"仪刑"。 2.做楷模,做典范。 3.楷模;典范。 4.仪容。

  • AI解释

词语“仪型”是一个比较少见的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根据其字面意义推测,“仪”指的是礼仪、形态;“型”则可以理解为模式、典范。综合来看,“仪型”可能指的是某种行为规范或个人仪表风度,带有示范性或者典范性的含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仪型”这个词汇并没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明确收录,因此解释上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为了便于理解和使用,在实际情境中,我们可能会将它拆解为“仪态”和“形态”,这两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都有比较明确的定义。“仪态”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和风度,“形态”指的是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或形状。根据这一理解,可以推测出“仪型”的含义。

以下是五个基于这个推测意义构造的例子:

  1. 小李注重自己的仪型,即使是在休闲时刻,也会保持整洁、得体的形象。
  2. 李经理在会议上的仪型非常专业,不仅穿着考究,而且发言条理清晰,给下属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3. 为了更好地塑造公司员工的仪型,领导决定定期开展礼仪培训课程。
  4. 演讲比赛上,参赛者们的仪型各不相同,有的自信大方,有的略显紧张。
  5. 虽然年纪增长让他的体态有些变化,但老人依然保持着优雅的仪型

需要注意的是,“仪型”并非正式词汇,在使用时要注意场合和语境。如果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需要表达类似意思时,可以考虑使用“仪表风度”、“行为举止”等更常见的词语。

分词解释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

xíng

1 铸造器物用的模子:砂~。~砂(制造砂型的材料)。2 样式:类~。新~。~号。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