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矩的拼音、解释、组词

仪矩的简介:

yí jǔ
1.仪法规矩。

  • AI解释

仪矩》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较为正式且常用的词汇,主要指的是人的举止、行为规范或礼仪。它涵盖了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态度、行为方式和遵循的社会规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仪矩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

详细解释:

  • :指仪式、礼节。
  • :原指画圆或方形的工具,引申为法则、规则。
  • 仪矩合在一起,指的是依照一定的礼仪和规矩行事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造句示例:

  1. 古人讲究修养,言行举止都须遵守相应的仪矩
  2. 在正式场合,每个人都应该严格遵守礼节,保持良好的仪矩
  3. 孔子教导弟子们要注重德行修养,处事时也要遵循一定的仪矩
  4. 一个懂得礼仪的人,在待人接物上自然会显得更有风度,这得益于他长期以来对仪矩的重视和实践。
  5. 小时候祖父常告诫我们要注重仪表,无论何时何地都应保持良好的仪矩

这些句子展示了《仪矩》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

1 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尺(曲尺)。~形(长方形)。力~(物理学上指使物体转动的力乘以到转轴的距离)。规~。2 法则,规则:循规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