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仪体的简介:

yí tǐ/tī/bèn
1.礼仪的程序法式。

  • AI解释

仪体》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专业术语,但从其字面结构来看,“仪”通常指礼节、仪式,而“体”可能指的是形式、规范或身体。结合这两个词意,我们可以推测,《仪体》可能指的是礼仪的体制或一套完整的礼仪规范。不过,在正式文本和学术研究中,这样的词汇可能会有特定的含义,或者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领域用语。

基于这种理解,我将尝试给出几个示例性的造句:

  1. 在大型国际会议中,各国代表都应严格遵守东道主所设定的仪体要求。
  2. 这场演出非常重视表演者的仪体训练,以确保每一个动作都能完美体现角色的精神状态。
  3. 为了保持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和文化传承,《仪体》的研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4. 公务员在处理正式场合时,需要掌握一定的仪体规范来提升整体形象。
  5. 在进行礼仪培训时,从基础入手,逐渐扩展至更为复杂的仪体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请注意,以上例子中的《仪体》,我理解的是广义上的概念,并非特指某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如果有特定的语境或更准确的定义,请进一步提供信息以便更好地帮助你。

分词解释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