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品的拼音、解释、组词

仪品的简介:

yí pǐn
1.礼制;品级。 2.威仪与品节。

  • AI解释

仪品》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一个人的仪表风度、举止行为和品德修养。它不仅包括外在的行为表现,也涵盖了内在的道德品质。在现代语境中,“仪品”一词更多地用于描述个人或团队的整体风貌、素质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

详细解释

  • 仪表:指人的外表,如穿着打扮、举止行为等。
  • 风度:指一个人的气质和态度,常表现为从容不迫的姿态或者端庄大方的行为习惯。
  • 品德修养:强调个人在道德层面的自我约束与提升。

造句

  1. 张经理以他良好的仪品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
  2. 这次演出中,演员们出色的仪品为整体表演增色不少。
  3. 李教授不仅学问渊博,而且有着高雅的仪品
  4. 在这次社交活动中,小王展现出了优秀的仪品,使大家都印象深刻。
  5. 作为一名领导者,除了需要卓越的专业能力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仪品来赢得下属的信任与尊重。

这些句子展示了“仪品”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和意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

pǐn

1 物件:物~。产~。赠~。战利~。2 等级,种类:~名。~类。~色。~位。3 性质:~质。~行(xíng )。~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4 体察出好坏、优劣等:~评。~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味(品尝)。5 指吹弄乐器:~箫。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