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观的拼音、解释、组词

仪观的简介:

yí guān/guàn
1.仪表。

  • AI解释

仪观》,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是指一个人的仪表风度、行为举止和气度,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外在表现。它不仅包括形体动作上的优雅、得体,也涵盖了言谈中的温文尔雅以及整体形象的高雅不凡。在现代语境中,“仪观”一词虽然不如古代常用,但仍可用于描述某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或整体气质。

详细解释:

  1. 外貌举止: 指人的外表和行为方式,如站姿、坐姿等。
  2. 言谈风度: 包括说话的内容、语调及表达能力。
  3. 气度与涵养: 体现为从容不迫的态度和个人素养。

造句举例:

  1. 李明的仪观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无论在何处都保持着优雅的姿态和得体的举止。
  2. 老师经常告诫学生们要注重仪观,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良好的仪观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良好教养。
  3. 在这次面试中,张华的仪观使她显得更加自信,最终获得了这份心仪的工作机会。
  4. 他虽身着便装,但整体仪观依然令人印象深刻,显示出他不凡的人格魅力。
  5. 这位艺术家不仅在艺术领域有着卓越成就,在日常生活中也极其注重仪观,无论走到哪里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分词解释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