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注的拼音、解释、组词

仪注的简介:

yí zhù
1.指测天的法式。 2.制度;仪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天文的法则。《续汉书志.第二.律历志中》:「衡、兴参案仪注,考往校今,以为九道法最密。」

2. 礼节。《南史.卷六五.陈文帝诸子传.鄱阳王伯山传》:「武帝时,天下草创,诸王受封,仪注多阙。」《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

3. 称婚、丧、会见等事的礼单。也作「仪适」。

仪注》一词通常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主要指的是礼仪和仪式的规定或准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仪注”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应用范围。以下是关于“仪注”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例句。

详细解释

  1. 含义:《仪注》指的是一种正式、规范的行为方式,特别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特定场合下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2. 起源与发展
  3. 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周朝以后,“仪”通常与礼制相关联,而“注”则更多地涉及具体的规范说明。《仪注》一词多用于描述宫廷礼仪、祭祀仪式等正式场合的规则和程序。
  4. 随着时代的变迁,《仪注》的内涵逐渐扩展到更多的社会生活领域,如教育、交际等方面也有所体现。

  5. 用途:从广泛意义上来说,“仪注”涵盖了各种礼仪规范、行为准则,用于指导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正确举止和恰当言行。

造句

  1. 古代宫廷中的《仪注》非常详细,连皇帝日常起居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明确规定。
  2. 在现代企业的商务活动中,《仪注》也非常重要,包括了从着装到会议礼仪的一系列规范。
  3. 每年的春节文化活动中,都会严格遵循《仪注》,确保活动的仪式感和庄重性。
  4. 教育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仪注》,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心。
  5. 作为一名外交官,在出访不同国家时必须熟悉并遵守当地的《仪注》,以展示尊重与友好。

以上就是关于“仪注”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例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

zhù

1 灌进去:~入。~射。大雨如~。2 (精神、力量)集中在一点:~视。~目。~意。3 用文字来解释词名:~解。~释。~音。夹~。4 解释词句所用的文字:~疏(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的合称)。5 记载,登记:~册。~销。6 赌博时所下金钱财物:下~。赌~。7 量词,多用于款项或交易: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