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举的拼音、解释、组词

仪举的简介:

yí jǔ
1.仪容举止。

  • AI解释

仪举》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举止、风度仪表。这个词体现了个人修养与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社交场合或正式环境中的表现。

详细解释

  1. :表示的是一种规范和标准,可以理解为礼节。
  2. :指具体的行动和行为方式。
  3. 仪举合在一起,就指个人的行为举止、风度仪表以及所遵循的礼仪规范。一个具有良好仪举的人,在言谈举止上都显得有教养、得体。

造句

  1. 他虽然是个年轻人,但是仪举端庄,让人觉得非常礼貌。
  2. 在这次正式晚宴中,他完全遵守了所有的仪举,没有犯任何错误。
  3. 她的衣着打扮和仪举都十分符合现代职场的要求。
  4. 这位学者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仪举文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5. 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文化环境,他特意学习了当地的礼仪仪举

这些句子分别展示了“仪举”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从个人修养到职业形象,再到文化交流,都体现了仪举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

1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2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3 发起,兴办:~义。~办。创~。4 提出:~要。~例。5 推选,推荐:推~。荐~。6 全:~国。~世。~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8 攻克:“一战而~鄢、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