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位的拼音、解释、组词

仪位的简介:

yí wèi
1.礼仪﹑爵位。语本《周礼.夏官.大司马》:"设仪辨位,以等邦国。"郑玄注:"仪谓诸侯及诸臣之仪。辨,别也。别尊卑之位。"

  • AI解释

仪位》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出现,通常指的是礼仪中的位次、等级或秩序。它体现了古人对社会等级和礼仪规范的高度关注与严格遵守,是了解中国古代礼制文化的重要词汇之一。

详细解释

  1. 定义仪位是指根据身份、地位等不同因素而设定的在仪式或者场合中所处的位置。
  2. 背景:在中国古代,无论是朝堂之上的官员排位、宴会上的座次安排还是祭祀等活动中的站位与行礼方式,都严格遵循着“礼制”的规定,这种规定涉及到了对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尊重。
  3. 意义仪位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大小,也是整个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造句

  1. 在古代宫廷礼仪中,《仪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所有朝臣需按官职高低依次站立或就坐。
  2. 这场宴会上宾主双方按照《仪位》安排座位,体现了对客人的尊重与敬意。
  3. 每年春节庙会的祭拜仪式上,村民们严格遵守《仪位》,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美德。
  4. 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古代文献中的《仪位》记载,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及其文化特征。
  5. 为了确保婚礼进行顺利,《仪位》的安排也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以体现对新人及家族成员的尊重。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仪位》在不同场合和情境下的应用及其重要性。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加深对于该词语的理解与感受。

分词解释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

wèi

1 所处的地方:座~。部~。~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于。2 职务的高低:地~。职~。名~。3 特指君主的地位:即~。篡~。4 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个~。百~数。5 量词,常用于人,表尊重:诸~。各~。几~客人。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