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的组词
太常见的组词有:太早计,太宫,太微,太尉足,太上道君,太父,太过,太一宫,太宜人,太华,太和殿,太霞,太乙,太常公,太渊,太婆,太平梯,太朴,太阳塔,太甲,太庙,太乙舟,太行八陉,太阳神,太冥,太仪,太阿,太阴精,太室阙,太阳草
词语 | 解释 |
---|---|
太早计 | 太早计 tài zǎo jì1.大早计。 |
太宫 | 太宫 tài gōng1.太庙。 |
太微 | 太微 tài wēi1.亦作"大微"。 2.古代星官名。三垣之一。位于北斗之南﹐轸﹑翼之北﹐大角之西﹐轩辕之东。诸星以五帝座为中心﹐作屏藩状。 3.用指朝廷或帝皇之居。 |
太尉足 | 太尉足 tài wèi/yù zú1.宋李宪用事﹐士大夫皆奴事之。彭孙气凌公卿﹐然尝为宪濯足﹐曰:"太尉足何香也。"宪以足踏其头曰:"奴谄不太甚乎!"见宋苏轼《仇池笔记.太尉足香》。后遂用为阿谀的典实。 |
太上道君 | 太上道君 tài shàng/shǎng dào jūn即“灵宝天尊”。 |
太父 | 太父 tài fù/fǔ1.祖父。 |
太过 | 太过 tài guò/guo1.过分。 2.古代关于气运变化的用语。 |
太一宫 | 太一宫 tài yī gōng1.亦作"太乙宫"。 2.祭祀太一神的宫殿。汉长安有太一宫。见《太平御览》卷一七三引《汉宫阙名》。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太乙宫分东西两处:东太乙宫﹐在新庄桥南﹐祠五福太乙神;西太乙宫在西湖孤山﹐安奉太乙十神帝像。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八。 |
太宜人 | 太宜人 tài yí rén1.明清时五品官之母或祖母的封号。 |
太华 | 太华 tài huá/huà/huā1.山名。即西岳华山﹐在陕西省华阴县南﹐因其西有少华山﹐故称太华。 |
太和殿 | 太和殿 tài hé/hè/huó/huò/hú diàn1.在北京故宫太和门内。为故宫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中之最大者。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节日庆贺﹑朝会大典﹑元旦赐宴﹑命将出征﹑殿试进士等﹐均在此举行。明成祖永乐年间初建﹐名奉天殿。嘉靖时被雷火焚毁﹐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重建﹐改名皇极殿。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又改名太和殿。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修。基高2丈﹐殿高11丈﹐阔11间﹐深5间。正中设帝座。外有廊柱一列﹐前为丹陛﹐环以白石栏。全殿内外立有大柱84根﹐面积2300 |
太霞 | 太霞 tài xiá1.高空的云霞。 |
太乙 | 太乙 tài yǐ1.见"太一"。 |
太常公 | 太常公 tài cháng gōng1. 指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他在宣德年间曾任太常寺卿。如:吾祖太常公。——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
太渊 | 太渊 tài yuān1.脐之别名。 2.神话传说中的天池。 3.古宝剑太阿与龙渊的并称。泛指利剑。 |
太婆 | 太婆 tài pó1.祖母。 2.清以来俗称曾祖母为太婆。 3.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
太平梯 | 太平梯 tài píng tī1.公共场所﹑集体宿舍等楼房为万一发生火灾时便于疏散﹑救护而在墙外设置的楼梯。救火专用的爬梯﹐亦称太平梯。 |
太朴 | 太朴 tài pǔ/pò/pō/piáo1.见"大朴"。 |
太阳塔 | 太阳塔 tài yáng tǎ又称“塔式太阳望远镜”。一种专供观测太阳的仪器。1904年由美国天文学家海耳设计。外形如塔,高约20米。通过塔顶定天镜,塔内太阳望远镜、太阳磁像仪、光谱仪等设备,可观测研究太阳的磁场、光谱及其他特性等。 |
太甲 | 太甲 tài jiǎ1.星名。即太乙。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华盖西临﹐藏五云于太甲。"唐杜甫《大历三年春将适江陵漂泊》诗:"五云高太甲﹐六月旷抟扶。"仇兆鳌注引严羽《沧浪诗话》:"太甲﹐即太乙。甲乙相近而误用也。"一说﹐"华盖在旁六星曰六甲﹐分阴阳而配节候。太甲﹐恐是六甲一星之名。"见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诗》。 |
太庙 | 太庙 tài miào1.帝王的祖庙。 |
太乙舟 | 太乙舟 tài yǐ zhōu1.即太一莲舟。 |
太行八陉 | 太行八陉 tài xíng/háng bā xíng1.穿越太行山脉的八条通道。《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太行》引晋郭缘生《述征记》:"太行首始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陉:第一轵关陉(在今河南济源县)﹐第二太行陉(在今河南沁阳县)﹐第三白陉(在今河南辉县)﹐第四滏口陉(在今河北磁县)﹐第五井陉(在今河北获鹿县)﹐第六飞狐陉(在今河北蔚县)﹐第七蒲阴陉(在今河北易县)﹐第八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向为河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 |
太阳神 | 太阳神 tài yáng shén1. 在各种宗教中代表太阳或成为太阳人格化的神。 |
太冥 | 太冥 tài míng1.谓北方。 |
太仪 | 太仪 tài yí1.天帝的宫庭。 2.公主之母的称号。唐以诸王之母为太妃﹐贞元六年又从吏部郎中柳冕议﹐以公主之母为太仪﹐以公主本封加太仪之上。太﹐谓因子而尊;仪﹐取母仪之盛。 |
太阿 | 太阿 tài ā/ē1.古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干将所铸。 2.指商伊尹。因其辅太甲为阿衡﹐故称。 3.喻权柄。 |
太阴精 | 太阴精 tài yīn jīng1.指月亮。古人以为月乃太阴之精。 |
太室阙 | 太室阙 tài shì què/quē1.在河南嵩山南麓。中岳庙门前500米处。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为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汉代三阙"。阙高近4米﹐东西两阙相距6.75米。阙身为方石砌成﹐上部为石雕四阿顶﹐南面刻有篆文"中岳太室阳城"。阙身四面雕刻人物﹑车骑﹑建筑及龙虎等画像五十余幅。 |
太阳草 | 太阳草 tài yáng cǎo1.草名。即黄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