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阳的简介:

tài yáng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银河系的一颗普通恒星。与地球平均距离14960万千米,直径139万千米,平均密度1.409克/立方厘米,质量1.989×10^33克,表面温度5770开,中心温度1500万开。由里向外分别为太阳核反应区、太阳对流层、太阳大气层。其中心区不停地进行热核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以辐射方式向宇宙空间发射。其中二十二亿分之一的能量辐射到地球,成为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天体恒星之一,半径约为70万公里,距地球约1亿4960万公里。有巨大的热能辐射,表面温度约为摄氏6000度,中心温度在摄氏1000万度以上。地球等太阳系八大行星即以它为中心作公转。 ◎

1. 恒星之一,半径约为75万公里,距地球约1亿5000万公里,地球与其他行星绕其公转。为气态天体,表面温度约为摄氏5500度,中心温度估计超过摄氏1500万度,足以进行核反应。

太阳》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但通常它指的是我们太阳系中的恒星——太阳太阳是地球光源和热源,对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详细解释

  1. 自然现象:在自然科学的背景下,“太阳”指的是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其质量约为2×10^30千克(约33万倍于地球),体积之大,能够容纳约130万个地球。它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大量的能量和热量。

  2. 文学与文化:在文学作品中,“太阳”常被用作象征美好、光明、希望等积极情感的意象。“太阳”的出现往往能为描述带来一种温暖或乐观的氛围,激发人们对于光明和幸福生活的向往。此外,在某些宗教或神话故事中,太阳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3. 比喻使用:在日常语言里,“太阳”可以用来比喻重要的事物或者积极正面的事物。“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这一俗语用“太阳”来表示时间的流转或事物的重复。

造句

  1. 太阳东升西落,见证了无数个日出和夜幕的更迭。
  2. 小镇上的人们总是早早地等待着太阳升起,好开始一天的工作。
  3. 在那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阳光如同初升的太阳一样照亮了她的未来。
  4.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坚信太阳总会从云层后透出来。
  5. 这片土地肥沃,因为每年都有充足的阳光如太阳般温暖地照耀着。

这些句子展示了“太阳”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用法及其象征意义。

分词解释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