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初的简介:
tài chū
1.亦作"大初"。 2.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元气。 3.指太古时期。 4.道家指道的本源。
1.亦作"大初"。 2.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元气。 3.指太古时期。 4.道家指道的本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天地元气之始。《列子.天瑞》:「太初者,气之始也。」三国魏.曹植〈魏德论〉:「在昔太初,玄黄混并,浑沌蒙鸿,兆朕未形。」
2. 道家指天道、自然的本源。《庄子.列御寇》:「若是者,迷惑于宇宙形累,不知太初。」
3. 上古时代。如:「太初之民,茹毛饮血。」
4. 汉朝武帝的年号(西元前104~前101)。
《太初》一词在中文中较少直接使用,但从其字面和构成来看,“太”有“极大、最”的意思,而“初”则是指开始或最初的阶段。因此,《太初》可以理解为一个形容词或者名词,用来描述极为重要的起始状态或是开端。
-
解释:在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如道教文化),《太初》可能被用来指代宇宙形成的最初状态,强调那个时代的伟大和神秘。然而,在现代汉语的日常语境中,并没有广泛接受的具体定义或用法。因此,对于“太初”一词,更多是通过其组成的字来推测它的含义。
-
造句:
-
太初的宇宙充满了无尽的可能性,每一颗星体都在诉说着古老的秘密。
- 人类文明在太初阶段就展现了对自然深深的敬畏之心。
- 这本书探讨了从太初到现在,社会结构是如何演变的。
- 在太初之时,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还非常有限,但是这种探索的精神一直持续至今。
- 科学家通过研究早期宇宙的历史来尝试揭开太初之谜。
以上句子中的“太初”一词虽然直接意义不是特别明确,但通过上下文可以理解为表示开始或者起源的意思。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