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牢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牢公的简介:

tài láo gōng
1.唐李德裕对牛僧孺的辱称。因《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有"牛曰太牢"之语﹐故称。

  • AI解释

关于“太牢公”这一词汇,需要指出的是,在汉语中并没有直接对应于这个词语的具体概念或用法。可能您所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祭礼中的术语。“太牢”在古代是用来形容祭祀时使用的牲畜数量的等级区分,它通常指祭祀时使用的牛、羊、猪三种牲畜全部齐全。

太牢公”这一表述并非标准词汇,但可以理解为进行“太牢”仪式的人或者与之相关的职位名称。根据此解释,“太牢公”可能是指负责主持或参与“太牢”祭礼的官员或人员。“太牢”一词在《周礼》中就有记载,是古代祭祀中的重要礼仪之一。

以下是五个造句(基于上述理解):

  1. 在春秋时期,齐国为了祈求丰收,举行了盛大的太牢公仪式。
  2. 太牢公作为重要的祭典角色,在国家的重大典礼上往往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3. 古代的太牢公不仅需要有深厚的礼乐知识,还需要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
  4. 虽然现在我们无法亲身体验古代的太牢公仪式,但依然可以从古籍中感受到当时礼仪的庄重与严谨。
  5.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太牢公”概念及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请注意,以上造句是基于对“太牢”概念的理解进行的构建,而“太牢公”这一具体表述在传统文献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如果您有其他特定背景或情境下的使用需求,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准确理解并造句。

分词解释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láo

1 养牲畜的圈(juàn ):虎~。亡羊补~(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笼。2 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太~(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之称)。少~(诸侯宗庙,用羊、豕之称)。3 监禁犯人的地方:监~。坐~。4 结实,坚固,固定:~固。~稳(❶稳妥可靠;❷物体稳定,不摇晃)。~记。~不可破。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