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子参的简介:
tài zǐ cān/shēn
又名“孩儿参”。多年生草本。其块根为中药。有补肺、健脾的功能。可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等。
又名“孩儿参”。多年生草本。其块根为中药。有补肺、健脾的功能。可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等。
- AI解释
《太子参》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全名“太子参”,在中药学中又被称为孩儿参。它属于蓼科植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中部和南部的山地林下或灌丛中。
详细解释
- 药性:性质温和,味甘、微苦。
- 功能主治: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作用。适用于体虚乏力、食欲不振、气血不足等症状。
- 应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倦怠无力、食少便溏、咳嗽痰多等病症。
造句
- 爷爷身体一直不太好,医生建议他服用一些太子参来增强体质。
- 在秋天干燥的季节里,喝些由太子参与蜂蜜调制的茶饮可以帮助缓解嗓子不适。
- 小明因为经常熬夜导致身体虚弱,妈妈给他炖了汤加入了一些太子参,希望他能早日恢复健康。
- 这款滋补品中添加了太子参,能够很好地改善因长期劳累而感到疲乏的状态。
- 每天在泡茶的时候放一小块太子参与其他药材一起煮,对增强体质有很好的效果。
分词解释
太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参
cān,shēn,cēn,sān
1 加入在内:~加。~与。~政。~赛。~议。2 相间,夹杂:~杂。~半。3 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考。~照。~省(xǐng)(检验省察)。~看。~阅。~检。4 探究,领悟:~悟。~透。~破。~禅。5 旧指下级进见上级:~见。~拜。6 弹劾,向皇帝告状:~奏。~劾。~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