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余粮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一余粮的简介:

tài yī yú liáng
1.药名。石类﹐即禹馀粮之精者。

  • AI解释

经过仔细查找,“太一余粮”并非汉语中常见的成语或固定词汇,因此可能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表达或者是一处笔误。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直接对应这个表述的意思明确和通用的词语。不过可以推测:“太一”在中国古代文化里常用来指称最高神灵、宇宙本源等,而“余粮”则是说多余的食物或粮食。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将其拆解为两个部分来解释:

  1. 太一:在古代中国,特别是道家思想中,“太一”通常指的是天地万物的始祖或最高神灵。它象征着宇宙的本原、一切存在的根源。

  2. 余粮:在现代汉语中,常指超出需求之外的粮食。但在古代可能也含有“剩余的、额外的”的含义。

结合这两部分,“太一余粮”可以理解为某种意义上是指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或超自然力量的象征性表述。

基于这种理解,我们可以构造一些与这一概念相关的句子来帮助理解和使用:

  1. “在古代神话中,太一被赋予了掌管宇宙万物的能力,他拥有的余粮不仅仅是粮食那么简单。”
  2. 太一余粮不仅代表着物质上的富饶,更象征着精神层面的无限可能和神秘力量。”
  3. “想象一个场景,在那里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太一赐予的余粮,还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体验与感悟。”
  4. “虽然‘太一余粮’并非真实存在的概念,但我们可以用它来形容那些超越物质限制、触及心灵深处的美好事物或精神境界。”
  5. “在某个隐秘的传说中,太一通过赐予众人余粮来显示其无尽的力量和恩惠。”

请注意,以上解释是基于推测而来,并非来自于已知的标准汉语词汇或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

liáng

1 可吃的谷类、豆类等:~食。~仓。~荒。弹尽~绝。2 作为农业税的粮食: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