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常公的简介:
tài cháng gōng
1. 指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他在宣德年间曾任太常寺卿。如:吾祖太常公。——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1. 指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他在宣德年间曾任太常寺卿。如:吾祖太常公。——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 AI解释
关于“太常公”这一词语,需要具体分析其历史背景和使用语境。在古代中国,“太常”是一个官职名称,在不同的朝代其职责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上,太常官主要负责国家祭祀、礼仪等事务。
详细解释
- 太常:中国古代的官名,负责掌管礼乐、宗庙、社稷等事宜,相当于现在的文化和宗教管理部门。
- 公:在古代文献中往往用来指代男性长者或者尊敬的人,也可以是用于尊称的一种称呼。
因此,“太常公”可以理解为一位德高望重、地位显赫的负责国家重要祭祀和礼仪事务的老前辈或长者。不过,在具体使用时还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确定其确切含义。
造句
- “在古代,每逢佳节,太常公都会亲自指导祭典仪式。”
- “太常公对古籍的研究十分精通,他的著作至今仍被学界所重视。”
- “太常公退休后常常受邀为年轻官员讲述历史故事和礼乐知识。”
- “这次的祭祀大典,太常公亲自到场指导,场面极为庄重肃穆。”
- “太常公虽然年纪已高,但精神矍铄,仍活跃于文化研究领域。”
这些造句展示了“太常公”在不同语境下的形象和作用。希望这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太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常
cháng
1 长久,固定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2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客。时~。经~。3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4 姓。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