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虚的简介:

tài xū
①幻想的虚无缥缈的境界: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②天空:太虚生月晕。③太虚(1889-1947)。僧人、佛教学者。本姓吕,名淦森,法名唯心,浙江崇德(今并入桐乡)人。十六岁出家。1911年在广州组织僧教育会,次年到南京创设中国佛教协进会。后于普陀山闭关治学,著《整理僧伽制度论》,主张革新佛教制度。1928年历游法、英、德、美诸国,为中国僧人去欧美宣传佛教之始。1929年与圆瑛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佛教会。遗著被辑为《太虚大师全书》。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天空。【例】太虚寥廓

2. 玄虚、虚幻的境界。【例】太虚幻境、神游太虚

1. 天空。《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也作「太清」、「泰清」。

2. 空虚寂寞的境界。

3. 近代一位僧人的法号(西元1889~1947)。俗姓吕,法名唯心,以字行世。浙江崇德人,十六岁出家,依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受具足戒;后从杨文会学楞严经;跟苏曼殊学英文,民国元年在南京创立中国佛教协进会以推动佛教改革运动。鉴于当时佛教不振,僧众素质低落,先后创办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等,培育僧材,对中国近代僧教育贡献很大,为中国佛教改革派的领袖。著有整理《僧伽制度论》、《释新僧》、《真现实论》等。有《太虚大师全书》行世。

太虚》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思想,主要在道教文化中有较多应用。它通常用来形容宇宙或世界的空洞、虚空状态,意味着超脱了物质形态的精神存在。在现代汉语中,《太虚》有时也被用于文学创作中,用以描绘某种超越现实的境界或者抽象的概念。

详细解释

  1. :表示极高深、广大。
  2. :指空无一物的状态或精神上的超脱境界。在此语境下,“太虚”是指一种无限而广阔的精神空间或状态,超越了具体的物质世界和感官体验,指向一种更深层次的存在状态。

造句

  1. 在道家哲学的探讨中,追求“太虚之境”,意味着要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画家试图通过作品表达对“太虚”的理解,将无限的空间感融入每一笔一划之中。
  3. 太虚法师在他的讲经台上说:“太虚即心,心即是道。”引导听众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4. 随着夜幕的降临,山间的云雾逐渐消散,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太虚”般的宁静之中。
  5. 他漫步于空无一人的古刹之中,心中充满了对“太虚境界”的向往和探求。

这些例子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太虚》这一概念的应用场景及其意义。

分词解释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1 空:~无。~实。~度。~名。~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空~。乘~而入。2 不真实的:~伪。~假(jiǎ)。~妄。~惊。~夸。~构。~传。~张声势。3 内心怯懦:做贼心~。4 不自满:~心。谦~。~怀若谷(喻对人十分谦虚)。5 抽象的:~词。6 衰弱:~弱。~胖。~汗。~脱。气~。血~。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8 同“ 墟 ”,大丘。9 同“ 圩 ”,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