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阿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阿的简介:

tài ā/ē
1.古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干将所铸。 2.指商伊尹。因其辅太甲为阿衡﹐故称。 3.喻权柄。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吴国干将所铸的宝剑。《史记.卷六九.苏秦传》:「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谿,墨阳,合赙,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牛马。」秦.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也作「泰阿」。

《太阿》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著名宝剑,其典故和意象在中国文化中颇为丰富。据历史记载,“太阿”原本是指春秋时期的名剑“太阿剑”,这把剑据说出自铸剑大师欧冶子之手,是著名的越王勾践剑之一,以锋利著称,在古代被视为神器。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太阿”一词最初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件宝剑名称。后来,“太阿”逐渐成为形容非常锐利或有力量的事物时使用的词语。
  2. 象征意义:在文学和文化语境中,“太阿”常用来比喻锋利的武器、锐不可挡的力量或者才华横溢的人物,具有赞美、钦佩之意。

造句

  1. 这位青年才俊如同一把太阿剑,在学术领域中斩荆棘、破障碍。
  2. 在这场辩论会上,他的话语如太阿般锋利,直指对方要害,令人折服。
  3. 那支军队拥有无数锐不可挡的士兵,就像锋利的太阿剑一样,攻无不克。
  4. 这位书法家的笔法之流畅、力道之遒劲,仿佛手中的每一笔都化作了太阿般的利器。
  5. 他提出的创新理念如同一把太阿剑,为团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

以上是“太阿”一词的具体解释及使用造句示例。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ā,ē

1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大。~爷。~爹。~罗汉。~毛。~婆。~弟。~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