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的组词
智常见的组词有:智圆行方,智慧火,智辩,智力落后,智策,智量,智谋,智剑,智禽,智略,智慧,智炬,智者,智出乎争,智府,智鉴,智水,智育,智名,智障,智器,智取,智才,智数,智勇兼全,智利,智仁勇,智伪,智鹢,智能
词语 | 解释 |
---|---|
智圆行方 | 智圆行方 zhì yuán xíng fāng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
智慧火 | 智慧火 zhì huì huǒ1.佛教语。谓智慧如火,能烧尽一切烦恼。 |
智辩 | 智辩 zhì biàn1.亦作"智辨"。 2.聪慧与口才。 3.指巧辩。 |
智力落后 | 智力落后 zhì lì luò/là hòu也称“智力低下”、“精神发育迟缓”。由某些疾病或其他因素导致智力发展在平均水平以下的状态。由智商、社会适应能力、开始于十六岁或十八岁以前三个指标决定。最轻的称为“低能”,最重的称为“白痴”。 |
智策 | 智策 zhì cè1.聪明的策略;妙策。 |
智量 | 智量 zhì liáng/liàng1.计策,计谋。 2.智慧与气度。 |
智谋 | 智谋 zhì móu1.才智谋略。 |
智剑 | 智剑 zhì jiàn1.见"智慧剑"。 |
智禽 | 智禽 zhì qín1.雁的别名。 |
智略 | 智略 zhì lüè1.才智与谋略。 |
智慧 | 智慧 zhì huì指人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人民的智慧|这要靠大家的智慧。 |
智炬 | 智炬 zhì jù1.佛教语。指能破除迷暗的智慧。 |
智者 | 智者 zhì zhě对公元前5世纪中叶到前4世纪一批以传授知识为职业的古希腊哲学家的统称。他们传授论辩、修辞和语法等技能,并在哲学上提出一些较有影响的观点。由于他们能辩善言以及少数智者有诡辩倾向,因而智者在历史上又成为诡辩论者的同义词。 |
智出乎争 | 智出乎争 zhì chū hū zhēng争:斗争。聪明才智是在反复斗争中锻炼出来的。比喻智慧来源于实践。 |
智府 | 智府 zhì fǔ1.指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的器官。见《素问.灵兰秘典论》。 |
智鉴 | 智鉴 zhì jiàn1.才智与鉴识。 |
智水 | 智水 zhì shuǐ1.《论语.雍也》:"知者乐水。"谓智者达于物理,周流不滞,故乐水。"智水"为对水的一种美称。 2.灌顶之水。谓佛教密宗弟子入门时,本师用以灌洒头顶,以明诸佛护念的净水。见唐一行《大日经疏》卷八。亦泛指智慧。智慧能除无明火与热恼,故称"智水"。 |
智育 | 智育 zhì yù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受教育者智力的教育。中国学校智育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系统、全面的现代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
智名 | 智名 zhì míng1.谓有智谋的名声。 |
智障 | 智障 zhì zhàng1. 即弱智。 |
智器 | 智器 zhì qì1.犹才具。 |
智取 | 智取 zhì qǔ1.用智谋获取或胜过。 |
智才 | 智才 zhì cái1.才智。智慧和才能。 |
智数 | 智数 zhì shù/shǔ/shuò1.谋术;心计。 |
智勇兼全 | 智勇兼全 zhì yǒng jiān quán既有智谋,又有勇气,二者兼备。 |
智利 | 智利 zhì lì南美洲西南部国家。临太平洋。面积74.18万平方千米。人口1403万(1994年)。首都圣地亚哥。南北长达4330千米,宽仅64~400千米,为世界最狭长的国家。在安第斯山脉西麓,多火山、地震。从北向南依次为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经济以矿业为主体。铜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最前列。世界重要渔业国和鱼粉出口国。 |
智仁勇 | 智仁勇 zhì rén yǒng1.儒家提倡的三种德行。 2.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军人精神三要素。 |
智伪 | 智伪 zhì wěi1.智巧伪行。 |
智鹢 | 智鹢 zhì yì1.智慧之船。鹢,水鸟;古画鹢首于船头,故亦称船为鹢。佛教谓智慧能渡众生出离生死苦海,故称。 |
智能 | 智能 zhì néng/nài1.智谋与才能。 2.指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