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组词
子常见的组词有:子车,子烦,子曰诗云,子牟,子午仪,子母弹,子猷,子规,子注,子姜,子叔,子利,子母雷,子道,子店,子午,子索,子舍,子弟军,子谷,子棉,子丑寅卯,子孙,子男,子绀钱,子地,子孙饭,子夜,子育,子户
词语 | 解释 |
---|---|
子车 | 子车 zǐ chē/jú1.复姓。春秋时秦国有子车奄息。见《左传.文公六年》。 |
子烦 | 子烦 zǐ fán1.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烦躁心悸的病证。 |
子曰诗云 | 子曰诗云 zǐ yuè shī yún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 |
子牟 | 子牟 zǐ móu/mù1.即魏公子牟。战国时人。因封于中山,也叫中山公子牟。曾说:"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见《吕氏春秋·审为》。后常用作心存朝廷或忧国的典实。 |
子午仪 | 子午仪 zǐ wǔ yí1.测定天体赤道坐标的仪器。镜筒安在东西方向的轴上,天体在子午圈上时,能从镜筒中看到,并从圆环的刻度上求出其赤道坐标。 |
子母弹 | 子母弹 zǐ mǔ dàn/tán弹体内装有若干子弹的弹药。当子母弹飞抵目标区时,在时间引信作用下,子弹被抛出,撞击目标时爆炸,可毁伤装甲目标和有生力量。 |
子猷 | 子猷 zǐ yóu1.晋王徽之的字。王羲之之子。性爱竹,曾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居会稽时,雪夜泛舟剡溪,访戴逵,至其门不入而返。人问其故,则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遂传为佳话。 |
子规 | 子规 zǐ guī杜鹃鸟的别名:深山又闻子规啼。 |
子注 | 子注 zǐ zhù1.古书正文下作者所加的夹行小注。 |
子姜 | 子姜 zǐ jiāng1.初生的嫩姜。 |
子叔 | 子叔 zǐ shū1.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子叔声伯。见《国语.鲁语上》。 |
子利 | 子利 zǐ lì1.利息。对本金而言。 |
子母雷 | 子母雷 zǐ mǔ léi1.地雷的一种。踩响雷群中任何一枚,即引起连续爆炸。 |
子道 | 子道 zǐ dào1.子女对父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
子店 | 子店 zǐ diàn1.犹分店。 |
子午 | 子午 zǐ wǔ1.指南北。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 2.指夜半和正午。旧时计时法,以夜间十一时至一时为"子"时,以白昼十一时至一时为"午"时。 3.见"子午谷"。 |
子索 | 子索 zǐ suǒ1.只得;只须。 |
子舍 | 子舍 zǐ shè/shě1.小房;偏室。一说,诸子所居的屋舍。 2.借指儿子;儿女。 |
子弟军 | 子弟军 zǐ dì/tì/tuí jūn1.唐元和年间,太尉李愬为魏博节度使,下令抡材于辕门,取大将家翘秀者为"子弟军",列于诸军校之上。见唐刘禹锡《唐故邠宁庆等州节度观察处置使史公神道碑》。 |
子谷 | 子谷 zǐ gǔ/gǔ/yù1.粟谷;未舂过的稻谷。 |
子棉 | 子棉 zǐ mián1.摘下后尚未去掉棉籽的棉花。也称籽棉。 |
子丑寅卯 | 子丑寅卯 zǐ chǒu yín mǎo四个地支。多指事理。 |
子孙 | 子孙 zǐ sūn/xùn1.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 2.单指儿子。 |
子男 | 子男 zǐ nán1.子爵和男爵。古代诸侯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和第五等。 2.儿子。 |
子绀钱 | 子绀钱 zǐ gàn qián1.古钱名。汉时所铸。 |
子地 | 子地 zǐ dì/de1.北方。 |
子孙饭 | 子孙饭 zǐ sūn/xùn fàn1.子孙的食禄。按迷信说法,一个人的利禄富贵是命定的,靠做坏事勉强多求,将来会在子孙身上折除,叫做吃"子孙饭"。 |
子夜 | 子夜 zǐ yè①半夜。因古时十二时辰中属子时,故称:已是子夜时分,还未就寐。②长篇小说。茅盾作。1933年发表。吴荪甫是30年代上海的一个民族资本家。他合股组织了益中公司,收盘了不少工厂,企图建立一个实力雄厚的“工业王国”。但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竭力排挤、打击他,加以军阀混战,农村破产,吴荪甫终于彻底失败。作品结构宏大,构思严谨,并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 |
子育 | 子育 zǐ yù1.谓抚爱﹑养育如己子。 |
子户 | 子户 zǐ hù1.由一户人家分出去的户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