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养的拼音、解释、组词

子养的简介:

zǐ yǎng
1.犹养育。

  • AI解释

子养》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少见,根据字面意义进行拆解,“子”在古代常指儿子或男性后代,“养”则有抚养、养育或涵育之意。结合这两部分,可以推测“子养”可能指的是对子女的培育和教育,或者是一种道德修养的过程。不过,由于这一词语并非常用词汇,在经典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因此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多样性。

造句

  1. 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注重孩子的子养过程,培养他们成为有用之才。
  2. 子养不仅关乎物质的供给,更在于精神世界的引导和塑造。
  3. 古代圣贤强调子养之道,认为这是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的基石之一。
  4. 子养教育是现代社会中家长不可忽视的重要职责,它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与发展。
  5. 通过子养,我们不仅仅是在培养下一代,也是在传承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注意事项

由于《子养》并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或成语,在使用时需注意其上下文语境,确保其意义与所表达的内容相符。同时,在古代文献中类似含义的概念常通过“教化”、“育德”等词语来表述。

希望以上解释和造句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如果有更多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yǎng

1 抚育,供给生活品:~育。赡~。抚~。~家。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花。~殖。3 生育,生小孩儿。4 抚养的(非亲生的):~子。~父。~母。5 教育,训练:培~。教~。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病。~心。~性。休~。营~。~精蓄锐。7 保护修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