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为父隐的拼音、解释、组词

子为父隐的简介:

zǐ wéi fù yǐn
儿子为父亲隐瞒劣迹。

  • AI解释

子为父隐》,这一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主要体现的是孝道的一种具体表现方式。它强调子女在某些情况下应当为父亲隐瞒错误或过失,并非保护不当的行为,而是在特定情境下避免直接揭露父亲的缺点和错误,以免伤害父子间的情感,或者防止造成家庭内部不必要的纷争。

成语“子为父隐”的出处可以追溯到《论语·里仁》:“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里的“隐”并非隐瞒真相的意思,而是指在特定的道德框架下,采取一种温和的方式处理问题。孔子认为,在家庭内部,子女为了维护亲情和和谐关系,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行为或言语,以避免直接冲突或者不必要的紧张气氛。

以下是五个造句示例:

  1. 在面对父亲的错误时,他选择了《子为父隐》的原则,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合适的解决办法。
  2. 虽然知道父亲做错了事,但他仍然选择遵循“子为父隐”的原则,不直接指责,以免引起家庭纷争。
  3. 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子为父隐”这一核心理念,强调了和谐与尊重的重要性。
  4. 在一个和睦的家庭中,“子为父隐”被看作是维护亲情和促进家庭成员间相互理解的重要原则之一。
  5. 子为父隐》不仅是一种处理家庭关系的艺术,也是一种深刻体现孝道精神的行为准则。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语境下使用此成语时,更加强调其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而非字面意思上的“隐瞒”。在实际应用中,应当更加注重诚信与透明的原则。

分词解释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wéi,wèi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3 变成:成~。4 是:十两~一斤。5 治理,处理:~政。6 被:~天下笑。7 表示强调:大~恼火。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 姓。

fù,fǔ

1 爸爸,母亲的丈夫:~母。~辈。~子。~兄。2 对男性长辈的称呼:~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舅~。

yǐn,yìn

1 藏匿,不显露:~藏。~匿。~居。~士。~讳。2 伤痛:~恻。3 怜悯:恻~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