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道的拼音、解释、组词

子道的简介:

zǐ dào
1.子女对父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 AI解释

子道》是儒家文化中一个重要概念,源自孔子的思想。在古代汉语中,“子”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尤其是在谈及道德行为规范时。“道”则指的是道路、途径或原则,表示一种生活方式或行事方式的原则和方法。

从字面上看,《子道》可以理解为“有品德之人的处世之道”,它强调的是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在儒家思想中,“子”不仅仅指孔子的学生,更广泛地指的是那些具备君子品行的人;而《子道》则是这些具有高尚德行者的处事原则与行为规范。

以下是五个使用“子道”的造句示例:

  1. 在现代社会中,即使不以孔子为师,我们也应遵循《子道》,尊重他人,宽以待人。
  2. 作为企业高管,他总是用《子道》来指导自己的决策过程,努力做到公平公正、诚实守信。
  3. 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子道》提醒我们应当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不轻易放弃原则。
  4. 孔子曾说:“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也体现了《子道》的核心价值——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
  5. 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他引用了《子道》中的智慧,向年轻人分享如何通过言行举止来提升个人素养。

这些句子旨在体现“子道”在现代社会实践中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分词解释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