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卯的拼音、解释、组词

子卯的简介:

zǐ mǎo
1.甲子和乙卯。古以为忌日。

  • AI解释

子卯》这个词实际上是一个合成词,通常用来指代“子时”和“卯时”。在古代中国的时间观念中,“子时”指的是晚上的11点到凌晨1点之间;而“卯时”则是早晨的5点到7点之间。这两个时间点常常被用作描述一天中的特定时段或者象征着不同的生活情境。

详细解释

  • 子时:按照干支纪年法,子时是夜半十二点钟(23:00~1:00),是一天的开始,也是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在传统观念中,子时被认为是阴气最盛的时间段。

  • 卯时:卯时从早上5点到7点,标志着白天即将来临的第一刻。它代表着生命的复苏和活力的兴起。

造句

  1. 在《子卯》交替之际,城市的灯火逐渐熄灭,新的一天带着宁静悄然到来。
  2. 老李每天都是在《子卯》之间起床做早操,坚持多年形成了习惯。
  3. 小张利用《子卯》之交的时间段,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和资料。
  4. 这首歌以《子卯》为背景,描绘了一日之晨的美好与生机。
  5.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子卯图》常用来象征昼夜轮回、时光更迭。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子卯”这一词汇。

分词解释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mǎo

1 地支的第四位,属兔。2 用于记时:~时(早晨五点至七点)。~正(早晨六点)。点~。画~。3 器物接榫的地方凹入的部分:~眼。~榫。4 期限:比~(中国清代催征钱粮,分期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