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服的拼音、解释、组词
子服的简介:
zǐ fú/fù
1.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子服景伯。见《国语.鲁语下》。
1.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子服景伯。见《国语.鲁语下》。
- AI解释
《子服》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或特定语境中的名词,实际上并没有直接对应的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在古代典籍中,“子服”可能有多种含义,但一般而言,它通常指的是“儿子穿着的衣服”。从字面意义来看,“子服”可以分解为两部分:“子”意为儿子、孩子;“服”意为衣服或服饰。因此,"子服"指的是孩子的衣物。
详细解释
- 历史与文化背景:在古代中国,服装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体现了礼仪和身份地位的象征。“子服”的概念反映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以及对儿童成长的关注。
- 用法示例:“子服”常用于描述孩子的衣物或服饰。例如,在《礼记》中就有记载关于如何为孩子选择适当的衣物以符合礼仪的要求。
造句
- 家长需要定期检查孩子的衣服是否合身,确保他们的“子服”既舒适又体面。
- 古代文人常常在诗歌中吟咏孩子们的“子服”,表达对家庭和谐与幸福的美好祝愿。
- 为迎接宝宝的到来,准父母们精心挑选了各种可爱的“子服”,希望能给他们带来舒适和快乐。
- 学校举办新生入学典礼时,会特别强调孩子们要穿着整洁得体的“子服”,以展示良好的教养。
- 传统节日里,家人们通常会为孩子准备新衣作为礼物,寓意着祝福他们健康成长,并称这些衣物为“子服”。
请注意,在实际使用中,“子服”这个词并不常见于现代汉语之中,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字面意义的理解与扩展想象。
分词解释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服
fú,fù
1 衣裳:~装。制~。2 穿衣裳:~丧。~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3 作,担任:~务。~刑。~兵役。4 顺从:信~。佩~。降(xiáng )~。~辩(旧指认罪书)。~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5 习惯,适应:不~水土。6 吃(药):内~。7 乘,用:~牛乘(chéng )马。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