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悬鹑的拼音、解释、组词
子夏悬鹑的简介:
zǐ xià xuán chún
鹑: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衣服破烂打结,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形容人衣衫褴褛,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安贫乐道。
鹑: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衣服破烂打结,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形容人衣衫褴褛,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安贫乐道。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鹑,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子夏悬鹑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衣服破烂打结,披在身上像挂著的鹑鸟尾一样。语本《荀子.大略》:「子夏家贫,衣若县鹑。」形容人衣衫褴褛,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安贫乐道。
《子夏悬鹑》这个词语源自古代典籍,用来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衣衫褴褛的样子。具体来说,“子夏”是指春秋时期的著名儒家学者卜商,字子夏;“悬鹑”指的是用破旧的、修补过的鹑(一种野兽,常用于比喻布帛稀疏)毛编织的衣服,形象地描绘出衣服破烂不堪的情景。
详细解释
- 子夏:孔子的学生,以德行和才华著称。
- 悬鹑:形容衣衫破旧、缝补连连的样子。由于鹑毛比较稀疏,所以用它来比喻衣物的破烂程度很高。
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古代文人对生活贫困者的同情与怜悯,也反映了社会经济条件差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在文学作品或口语表达中使用此成语,往往是为了描绘一种艰难困苦、衣衫褴褛的情景。
造句
- 尽管生活清贫,但子夏悬鹑的形象并未影响他的学识与智慧。
- 战乱之后的村庄里,许多百姓过着子夏悬鹑般的生活,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许多人只能以子夏悬鹑为生,艰难地维持生活。
- 面对子夏悬鹑般的生活状况,他仍然保持乐观,努力追求知识与真理。
- 虽然身居陋室,衣着简朴如子夏悬鹑,但他依然心怀梦想,不改初心。
这些句子通过不同的场景和人物,生动地展示了“子夏悬鹑”这一成语所描述的生活状态。
分词解释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夏
xià
1 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2 中国朝代名:~代。~历。3 指中国:华~。4 姓。
悬
xuán
1 挂,吊在空中:~垂。~吊。~梯。~河。~心。~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梁刺股。2 没有着落,没有结束:~断。~案。~而未决。3 距离远:~隔。~殊。4 危险:~崖。~乎(“乎”读轻声)。5 公开提示:~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