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的组词
包常见的组词有:包芯线,包抄,包巾,包头市,包荒,包乘制,包乘,包袱底儿,包装,包钞,包准儿,包乘组,包覆,包间,包藴,包涵,包谷,包席,包胥之哭,包桑,包缠,包山租,包龙图,包厢,包宿,包蒙,包世臣(1775-1855),包产到户制,包背装,包蕴
词语 | 解释 |
---|---|
包芯线 | 包芯线 bāo xīn xiàn①由芯纱与包缠纱(饰纱)加拈而成的纱线。其外观可制成类似圈圈线。用于织造花式织物。②用包芯纱制成的缝纫线。以涤纶长丝为芯线,再用纯棉、涤纶短纤维或黏胶纤维包覆而成。多绕成宝塔形。 |
包抄 | 包抄 bāo chāo绕到敌人侧面或背后进攻:分三路~过去。 |
包巾 | 包巾 bāo jīn1.古代用纱布等制成的一种便帽。亦指一般裹头用的纺织物。 |
包头市 | 包头市 bāo tóu shì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南临黄河,北依大青山。蒙古语为“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1938年设市。人口126.8万(1995年)。为中国华北地区牲畜、毛皮和粮食、药材的重要集散地。有著名的包头钢铁公司,为中国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有“草原钢城”之称。 |
包荒 | 包荒 bāo huāng1.包含荒秽。谓度量宽大。《易.泰》:"包荒﹐用冯河﹐不遐遗。"王弼注:"能包含荒秽﹐受纳冯河者也。"陆德明释文:"荒﹐本亦作'巟'。"一说包容广大。《说文.川部》"巟﹐水广也"引《易》作"包巟"。 2.原谅;宽容。 3.掩饰;遮盖。 |
包乘制 | 包乘制 bāo chéng zhì交通运输部门乘务员的一种工作负责制。如铁路部门由司机、副司机、司炉等组成若干包乘组,各组轮流驾驶一台机车,在指定区段值勤并负责保养。 |
包乘 | 包乘 bāochéng1.指预订包下某一班次,乘坐飞机、车船等:用租金把车、船、飞机等包下来使用。 2.车船等上面编为一组的乘务员在指定区段值勤并负责保养。 |
包袱底儿 | 包袱底儿 bāo fú dǐ er〈方〉①指家庭多年不动用的或最贵重的东西。②比喻隐私:抖~。③比喻最拿手的本领:抖搂~(显示绝技)。 |
包装 | 包装 bāo zhuāng①在商品外面用纸包裹或把商品装进纸盒、瓶子等:定量~ㄧ~商品要注意质量。②指包装商品的东西,如纸、盒子、瓶子等:~美观ㄧ运输不慎,~破损严重。 |
包钞 | 包钞 bāo chāo1.见"包抄"。 |
包准儿 | 包准儿 bāo zhǔn er1.担保﹐一定。 |
包乘组 | 包乘组 bāo chéng zǔ1. 包乘制中机务员和乘务员的组织单位。 |
包覆 | 包覆 bāo fù1.包容覆盖。 |
包间 | 包间 bāo jiān1. 火车卧车车厢中的分隔间,有盥洗设备及床位,分隔间大于寝室而小于客室。 |
包藴 | 包藴 bāo yùn1.亦作"包韫"。 2.包含﹐蕴藏。 |
包涵 | 包涵 bāo hán客套话,请人原谅:唱得不好,大家多多~! |
包谷 | 包谷 bāo gǔ〈方〉玉米。也作苞谷。 |
包席 | 包席 bāo xí订整桌的酒席:你们是点菜还是~?ㄧ包三桌席。 |
包胥之哭 | 包胥之哭 bāo xū zhī kū包胥: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 |
包桑 | 包桑 bāo sāng1.苞桑。丛生的桑根。语出《易.否》。《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年》:"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恒为流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胡三省注:"包桑多根﹐植桑至于根多﹐民安其居之验。" 2.比喻根基稳固。 3.比喻不牢固;倾危。 |
包缠 | 包缠 bāo chán1.包裹缠绕。喻束缚。 |
包山租 | 包山租 bāo shān zū1.解放前农村剥削形式之一。地主将占有的整个山地包租出去﹐承包者不论年成丰歉﹐都要按期交纳地租。 |
包龙图 | 包龙图 bāo lóng tú1.即包拯。因他曾官龙图阁直学士﹐故称。参见"包公"。 2.借指铁面无私﹑办事公正的人。 |
包厢 | 包厢 bāo xiāng某些剧场里特设的单间席位,一间有几个座位,多在楼上。 |
包宿 | 包宿 bāo sù1.包妓同宿。 |
包蒙 | 包蒙 bāo mēng1.包容愚昧的人。 2.泛指愚昧。 |
包世臣(1775-1855) | 包世臣(1775-1855) bāo shì chén (1775-1855)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字慎伯,号倦翁,泾县(今属安徽)人。嘉庆举人。官新喻知县。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对政治腐败亦多所抨击。工书,提倡北碑,著《艺舟双楫》阐述其观点。 |
包产到户制 | 包产到户制 bāo chǎn dào hù zhì1. 把农业产量包到每个农户的一种制度。 |
包背装 | 包背装 bāo bèi zhuāng图书装订法的一种,书页用线或纸捻装订成册,用厚纸或绫绢等包背粘连,纸捻和线不外露。 |
包蕴 | 包蕴 bāo yùn包含:简短的几句话却~着很深的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