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皮的拼音、解释、组词
包袱皮的简介:
bāo fú pí
1.用以包裹衣物的布。
1.用以包裹衣物的布。
- AI解释
《包袱皮》在传统中国曲艺中特指相声、评书等表演形式中的一种道具,它是一块方形或长方形的布料或绸缎。演员们会用这块布来遮掩他们的脸部、物品或者用来增加演出效果和趣味性。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包袱皮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舞台装饰品,也是承载着很多文化寓意的象征物。
详细解释:
- 材质:传统上多为布料或绸缎制成。
- 作用:用作遮面道具,在表演时,演员会利用它遮住脸部的一部分,有时也会用来掩盖一些物品,增加舞台效果。
- 文化意义:除了实用功能外,《包袱皮》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在曲艺表演中,“包袱”一词常被用来形容情节或笑料的安排,而“包袱皮”则象征着这些笑点或是剧情转折的关键所在。
造句:
- 在这次相声比赛中,小王巧妙地利用了《包袱皮》来制造笑点,赢得了满堂喝彩。
- 老一辈艺人告诫徒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得练好基本功,才能在关键时刻用上《包袱皮》。”
- 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表演,她仔细折叠着她的《包袱皮》,确保每一场演出都能完美呈现。
- 小张对《包袱皮》的熟练使用让他的相声更加生动有趣,观众们总是被他制造的幽默笑料逗得捧腹大笑。
- 在这次曲艺节上,参赛者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独特的《包袱皮》,给评委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分词解释
包
bāo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3 装东西的袋:书~。皮~。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5 总揽,负全责:~销。~揽。6 保证:~赔。~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8 围:~围。~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11 姓。
袱
fú
1 包裹或覆盖用的布单:~子。包~(①包裹衣物的布单;②用布单包成的包裹;③喻思想上的负担或使行动受到牵制的障碍;④指相声等曲艺中的笑料,把笑料说出来称“抖~~”。“袱”均读轻声)。
皮
pí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4 表面:地~。5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6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7 不老实,淘气:顽~。8 指橡胶:胶~。~球。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