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产的拼音、解释、组词

包产的简介:

bāo chǎn
根据土地、生产工具、技术、劳动力等条件订出产量指标,由个人或生产单位负责完成:包工~ㄧ~到户。

  • AI解释

包产”一词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主要指的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一种形式,即农民承包土地进行耕作,并按照约定获得全部或部分收益的方式。这种模式被认为是一种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1. 详细解释: 包产制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方式来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具体来说,农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承包土地进行耕种,并根据所承包的土地面积和产量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上交任务后,剩余部分的农作物归个人所有。

  2. 造句:

  3. 村里实行了包产到户政策之后,大家都积极性更高了。
  4. 由于采用了包产责任制,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5. 包产承包是当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6. 实行了包产到户,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还促进了农民增收。
  7. 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地区都尝试了包产到户的方式。

请注意,“包产”一词在现代通用语境中较少直接使用,更多的是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来描述当时的情况。以上解释和造句基于历史背景与实际情况,反映了这一政策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分词解释

bāo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3 装东西的袋:书~。皮~。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5 总揽,负全责:~销。~揽。6 保证:~赔。~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8 围:~围。~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11 姓。

chǎn

1 人或动物生子:~子。~卵。~妇。助~士。2 制造,养种植或自然生长:工业生~。~值。3 制造、养、种植或自然生长的东西:土~。特~。4 生出,出现:~生。出~。~地。5 财物:财~。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