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胥的拼音、解释、组词

包胥的简介:

bāo xū
1.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

  • AI解释

在汉语中,《包胥》通常是指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夫伍奢之子伍尚、伍员(即后来的伍子胥)。不过,从字面上来看,“包”意为包容,包含;“胥”,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但是,在此特定的历史人物语境下,并没有直接对应的现代汉语解释。

接下来提供5个相关造句,以帮助理解这一历史背景中的词汇或人物:

  1. 伍子胥自幼丧父,与兄长伍尚一同辅佐楚王,如同《包胥》所喻的兄弟情深。
  2. 历史记载中,伍子胥为父报仇,历经磨难终雪耻的故事,让人联想到古代“《包胥》”的忠义精神。
  3. 从伍子胥的历史事迹来看,“《包胥》”不仅仅代表了他个人的名字或者身份,更是那个时代忠诚与牺牲的精神象征。
  4. 在讲述伍子胥的故事时,教师们常用“《包胥》之志”来强调其不屈不挠、誓雪家仇的决心。
  5. 包胥》不仅在历史记载中有重要地位,也是后世文人笔下经常提及的历史典故。

请注意,上述句子主要是为了体现伍子胥及其兄弟伍尚的故事背景,而不是直接使用“包胥”这个词组。如果需要对古代人物的具体描述或与之相关的具体场景进行造句时,可以依据他们的真实故事进行创作。

分词解释

bāo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3 装东西的袋:书~。皮~。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5 总揽,负全责:~销。~揽。6 保证:~赔。~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8 围:~围。~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