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苴的拼音、解释、组词
包苴的简介:
bāo jū
1.苞苴。借指贿赂或馈赠。
1.苞苴。借指贿赂或馈赠。
- AI解释
《包苴》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来自古代文献。根据《说文解字》和《辞海》等工具书,“包”在这里指包裹、装填,“苴”是指垫子或草垫,因此“包苴”一词多用于古代典籍之中,通常指的是用以包裹脏物或不洁之物的草包或者垫子。其引申含义可以理解为用来掩盖错误或缺点的东西。
在古文中,“包苴”的使用更多的是与治理国家、整顿风俗等政治社会层面相关联的概念,含有批评和揭露的意思。例如,《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中有:“包苴之说,不可听也。”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不要轻信那些用来掩盖事实真相的言论或借口。
以下是5个造句的例子:
-
在那个时代,很多官员都热衷于用华丽言辞来掩饰自己不作为的事实,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包苴之术”。
-
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开始反思并努力改正,不再愿意使用任何“包苴”来掩盖事实。
-
对于那些喜欢用各种借口或谎言来遮掩问题的人们来说,“包苴”是他们常用的手段之一。
-
我们必须要有勇气揭露并拒绝那些企图用不实之词作为掩饰的所谓“包苴”。
-
作为一名有责任担当的社会成员,我们应当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包苴”,积极追求真理和公正。
分词解释
包
bāo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3 装东西的袋:书~。皮~。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5 总揽,负全责:~销。~揽。6 保证:~赔。~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8 围:~围。~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