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银的拼音、解释、组词

包银的简介:

bāo yín
旧时戏院按期付给剧团或主要演员的约定的报酬。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时戏院按时付给剧团或主要演员约定的酬劳。也作「包金」。

词语“包银”在现代汉语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根据字面意思可以进行推测和解释。它可能由“包”(包裹、覆盖)和“银”(白银、银色)两部分组成,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包覆有银”的意思,通常用来形容表面有一层银质的装饰品或物品。

解释

  • 含义:形容物体表面上镀着一层银,带有金属质感。
  • 使用场合:多用于描述手工艺品、饰品等具有装饰性的物件。

造句

  1. 这个手镯看上去是用黄金打造的,但其实是包银表面处理过的。
  2. 家里的老祖宗传下来的玉佩看起来很普通,其实表面是经过包银工艺的。
  3. 展览会上展出的一款项链吸引了很多人注意,因为它采用了先进的包银技术。
  4. 这件古董瓷瓶的外层被包银装饰过,显得更加珍贵和典雅。
  5. 在珠宝店里,销售人员介绍说这款戒指通过包银工艺制作,既保持了金属质感又增加了美感。

请注意,“包银”一词在标准汉语中并不是正式术语或常用词汇,上述解释及造句基于对词语的理解进行的推测。如果需要更准确的信息,请参考专业辞书或文献资料。

分词解释

bāo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3 装东西的袋:书~。皮~。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5 总揽,负全责:~销。~揽。6 保证:~赔。~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8 围:~围。~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11 姓。

yín

1 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子。~杯。~牌。2 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币。~锭。~洋。~钱。~圆(亦作“银元”)。~号(规模较大的钱庄)。~行(hāng )。~票。3 像银的颜色:~白。~发(fà)。~河(亦称“天河”、“银汉”)。~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4 同“ 垠 ”,边。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