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牺氏的拼音、解释、组词

包牺氏的简介:

bāo xī shì
1.即伏羲氏。

  • AI解释

《包牺氏》,这个名字是古汉语中对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的称呼。在古代文献和神话传说中,伏羲被描绘为人类文明的开创者之一,与女娲共同被认为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他不仅创造了八卦以预测自然现象和社会变动,还制定了婚姻制度、制定了历法,被视为文化和秩序的奠基人。

  1. 《包牺氏》这个名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尊称伏羲。
  2. 在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包牺氏》是人类文明的先驱者之一。
  3. 部分学者认为,《包牺氏》创造了许多文化元素,如八卦、婚姻制度等。
  4. 通过《包牺氏》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上古时期的文化发展情况。
  5.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可以从《包牺氏》身上学习到他为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

造句:

  1. 古代人们常常借助神话故事来表达对先贤的尊敬,《包牺氏》就是其中一位备受尊敬的人物。
  2.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包牺氏》的故事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3. 在很多古代文献中,经常可以见到对《包牺氏》的相关记载和描述。
  4. 尽管《包牺氏》的具体存在仍存争议,但他所代表的文化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展。
  5. 今天,我们可以从《包牺氏》身上学到他对于文化的创新以及探索的精神。

分词解释

bāo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3 装东西的袋:书~。皮~。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5 总揽,负全责:~销。~揽。6 保证:~赔。~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8 围:~围。~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11 姓。

1 古代称做祭品用的纯色牲畜:~牲(➊古代祭祀用牲的通称,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如“~~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➋为了崇高的目的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等,如“为祖国不怕流血~~”;➌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如“他~~自己的休息时间,突击完成了任务”)。~牛。~尊(古代牺牛形的酒器)。

shì,zhī

1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2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神农~。太史~。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