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浆的拼音、解释、组词

包浆的简介:

bāo jiāng
1.指铜﹑玉﹑竹等古玩表面经长期抚摩所发出的光泽。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玩经长期摩弄而发出的光泽。《儒林外史》第一一回:「你看这上面包浆,好颜色!」

《包浆》是传统中国文物鉴定中的一个术语,用来描述器物表面因为长期接触空气、水分和灰尘等自然因素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光泽或纹理。这种特殊的质感通常被视为时间与历史的见证,体现了物品经过岁月洗礼后的变化与沉淀。

详细解释

  • 含义:包浆是通过长期的使用或者自然陈化后在器物表面形成的质地和色泽。
  • 特征:这种“光”不同于人为抛光或化学处理所获得的光泽,而是一种因时间积累自然形成的、具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独特美感。它通常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并且能够反映出器物的年代、材质以及保养状况等多方面信息。
  • 价值判定:对于古董和收藏品而言,“包浆”的存在往往被视为增加其收藏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

造句

  1. 这件清代瓷器经过多年的把玩,表面已经形成了温润如玉的包浆,更显古朴典雅。
  2. 那个老木匠制作的家具,不仅结构坚固,而且通过时间的洗礼,表面也逐渐有了独特的包浆感。
  3. 他收藏了一辈子的宣纸字画,每一幅作品上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和包浆变化,这是无法复制的独特美。
  4. 真正的老铁器,经过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风霜雨雪后,才会呈现出自然形成的包浆,让人感受到它的价值所在。
  5. 专家们通过观察古董的包浆特征来判断其真伪及年代归属,这是一项需要深厚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工作。

分词解释

bāo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3 装东西的袋:书~。皮~。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5 总揽,负全责:~销。~揽。6 保证:~赔。~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8 围:~围。~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11 姓。

jiāng,jiàng

1 比较浓的液体:豆~。纸~。灰~。~果。~液。2 用粉浆或米汤等浸润纱、布、衣服等物:~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