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的拼音、解释、组词

包袱的简介:

bāo fú
①包衣服等东西的布。②用布包起来的包儿。③比喻某种负担:思想~ㄧ不能把赡养父母看成是~。④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把笑料说出来叫抖包袱。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布包裹,便于携带的行李。【例】收拾包袱起程吧!

2. 借指累赘或负担。【例】传统包袱、人情包袱

3. 指相声或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例】相声表演中常运用绕口令来抖包袱。

1. 用布包成,便于携带的行李。《红楼梦》第四二回:「这包袱里是两疋䌷子,年下做件衣裳穿。」《老残游记》第四回:「在两间堆破烂农器的一间屋子里,搜出了一个包袱,里头有七八件衣裳。」

2. 比喻累赘或负担。如:「精神上的包袱。」

3. 相声或快书等曲艺中所制造的笑料。

4. 一种特制的纸包,内装纸钱等物,在佛前或坟前焚化。《红楼梦》第五八回:「外头去叫小厮们打了包袱,写上名姓去烧。」

《包袱》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含义,主要指的是那些因过去的行为、经历或情感而带来的沉重负担或心理压力。它也可以指一些令人好笑的情节或者段子,在相声等表演艺术中被用来制造幽默效果。

详细解释:

  1. 个人情感与记忆的负担:指的是人们因为过去的经历或情感,而产生的心理上的重负。这些经历可能包括失败、错误、遗憾或是失去某人/某物等。
  2. 文学和艺术中的包袱:在戏剧、相声、小品以及其他形式的艺术表演中,“包袱”常用来指代那些埋伏起来、准备适时揭示的情节或笑话,以制造幽默效果。

造句:

  1. 因为害怕被误解,他一直保持着沉默,这个心理上的包袱让他觉得非常压抑。
  2. 为了能让观众笑出来,相声演员在节目中设置了许多“包袱”。
  3. 她觉得自己的情感包袱太重了,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和工作。
  4. 他决定放下过去的错误,不再让那些不愉快的经历成为自己心灵的负担。
  5. 演员在准备喜剧角色时,需要巧妙地设计各种“包袱”,以确保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这些句子展示了《包袱》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方式。希望这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bāo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3 装东西的袋:书~。皮~。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5 总揽,负全责:~销。~揽。6 保证:~赔。~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8 围:~围。~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11 姓。

1 包裹或覆盖用的布单:~子。包~(①包裹衣物的布单;②用布单包成的包裹;③喻思想上的负担或使行动受到牵制的障碍;④指相声等曲艺中的笑料,把笑料说出来称“抖~~”。“袱”均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