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组词
书常见的组词有:书香门户,书带草,书局,书报,书家,书院,书魔,书坛,书艺,书滴,书带,书声琅琅,书扣子,书囊无底,书影,书香人家,书金,书物,书屋,书生,书牍,书剑,书筒,书生之见,书策,书稿,书禀,书旨,书信体,书口
| 词语 | 解释 | 
|---|---|
| 书香门户 | 书香门户 shū xiāng mén hù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 
| 书带草 | 书带草 shū dài cǎo1.草名。叶长而极其坚韧,相传汉郑玄门下取以束书,故名。《后汉书.郡国志四》"东莱郡"刘昭注引晋伏琛《三齐记》:"郑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叶长一尺余﹐坚刄异常﹐土人名曰康成书带。" | 
| 书局 | 书局 shū jú1.官府编书的机构。亦以称其官吏。 2.官立刊印书籍的机构。清同治年间,各地先后成立书局,如江苏金陵书局等。参阅叶德辉《书林清话.古今刻书人地之变迁》。后书店或出版社亦有称书局者。 | 
| 书报 | 书报 shū bào1.图书和报刊。 | 
| 书家 | 书家 shū jiā/gū/jie1.书法家,善书者。 2.侍书家的省称。侍奉帝王﹑掌管文书的官员。 | 
| 书院 | 书院 shū yuàn古代教育机构。始于唐代。原为修书、校书、藏书之所,后才用于讲学。一般在蒙学之上,有的是本地、本省的最高学府。提倡自由讲学,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讲习内容以儒家经籍为主,也有专攻武学、医学者。清末废科举,书院改为学校。 | 
| 书魔 | 书魔 shū mó1.谓嗜书入迷。 | 
| 书坛 | 书坛 shū tán1. 书法界。 | 
| 书艺 | 书艺 shū yì1.书计;书数。 2.指书法。 3.即四书文。 | 
| 书滴 | 书滴 shū dī1.储水供磨墨用的水盂。 2.指磨墨时用的水滴。 | 
| 书带 | 书带 shū dài1.束书的带。 2.犹书绅。 | 
| 书声琅琅 | 书声琅琅 shū shēng láng láng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 
| 书扣子 | 书扣子 shū kòu zǐ1.指说评书至紧张时暂行停住之处。 | 
| 书囊无底 | 书囊无底 shū náng wú dǐ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 
| 书影 | 书影 shū yǐng1.显示书刊的版式和部分内容的印刷物。从前仿照原书刻印或石印,现在大多影印,有的用做插页;有的汇集成册,如《宋元书影》。 | 
| 书香人家 | 书香人家 shū xiāng rén jiā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 
| 书金 | 书金 shū jīn1.犹学费。 | 
| 书物 | 书物 shū wù1.指书籍和跟书籍有关的物品。 | 
| 书屋 | 书屋 shū wū1.供藏书读书用的房子,书斋。 | 
| 书生 | 书生 shū shēng读书人:文弱书生|书生意气。 | 
| 书牍 | 书牍 shū dú文体名。信函简牍之类的通称。书古指信函,牍是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一般应用于私人之间。包括书、启、笺、移、牍、简、札、帖等。 | 
| 书剑 | 书剑 shū jiàn1.书和剑。 2.学书学剑。谓学文学武。 | 
| 书筒 | 书筒 shū tǒng1.古代盛书信的筒。亦指书信。 | 
| 书生之见 | 书生之见 shū shēng zhī jiàn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 
| 书策 | 书策 shū cè1.指夹带书册入考场。 | 
| 书稿 | 书稿 shū gǎo1.亦作"书藳"。 2.著作的底稿。 | 
| 书禀 | 书禀 shū bǐng1.文书。 | 
| 书旨 | 书旨 shū zhǐ1.书中的要旨﹑旨趣。 | 
| 书信体 | 书信体 shū xìn/shēn tǐ/tī/bèn1. 以书信形式写的作品。 | 
| 书口 | 书口 shū kǒu1.书籍上跟脊相对的一边。线装书通常在这地方标注书名﹑卷数﹑页数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