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簏的拼音、解释、组词
书簏的简介:
shū lù
1.藏书用的竹箱子。 2.讥讽读书多而不解书义或不善运用的人。
1.藏书用的竹箱子。 2.讥讽读书多而不解书义或不善运用的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箱。唐.皮日休〈醉中即席赠润卿博士〉诗:「茅山顶上携书簏,笠泽心中漾酒船。」《宋史.卷三一九.欧阳修传》:「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
2. 比喻博学而不能应用的人。《晋书.卷六一.刘乔传》:「卿读书虽多,而无所解,可谓书簏矣。」《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李邕传》:「父善,有雅行,淹贯古今,不能属辞,故人号书簏。」
《书簏》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存放书籍和文献的大箱子或大筐,常用于描述家庭图书馆或是藏书室中的陈旧、杂乱堆放的书籍。它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堆积如山、尘封已久的书籍空间。
详细解释:
- 书:指各种形式的文字作品。
- 簏(lù):原意为竹制的小筐或袋子,这里引申为存放物品的大箱子或筐子。
因此,《书簏》形象地描绘了书的堆积状态和存放方式,常带有一定的情境色彩。在文学创作中,它既可以指代实际存在的书籍收纳工具,也可以用来形容知识积累、文化积淀的状态。
造句示例:
- 经过多年的阅读和收藏,他的《书簏》里堆满了各种经典著作。
- 每当夜深人静时,他都喜欢翻阅《书簏》,从中寻找灵感与慰藉。
- 这个小小的《书簏》,见证了他从小学到现在的学习历程。
- 清理《书簏》的过程让他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知识的成长。
- 他的书房里摆满了各种书籍,《书簏》成了他最宝贵的财富。
这些句子试图从不同角度描绘“书簏”的形象与意义,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
分词解释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