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裙的拼音、解释、组词

书裙的简介:

shū qún
1.作书于裙。《宋书.羊欣传》载﹐羊欣父为乌程令﹐欣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欣尝着新绢裙昼寝。献之入县﹐见之﹐"书裙数幅而去"。后因用"书裙"言友好过访。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晋书法家王羲之在羊欣的新绢裙上作书,羊欣视为珍宝,揣摩学习,书法因此大进。见《宋书.卷六二.羊欣传》。后以书裙称誉人的书法,或指文人间的相互雅赏爱慕。宋.苏轼〈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诗二首之二:「载酒无人过子云,掩关昼卧客书裙。」

书裙”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种新词或者是在特定语境中的表达。在字面意义上,“书”是指书籍或书写,“裙”是女性的下装之一。但综合来看,这个词语更有可能是一个创造性的表达,用于形容某种与书籍和裙子相结合的概念或者是比喻、象征性描述。

如果我们尝试从一种比喻的角度来理解“书裙”,可以认为它可能意指知识和学习如同包裹着身体的一层“衣裙”,既保护又装点着人的内心世界。不过,由于这个词语在正式语言环境中的使用并不常见,因此其确切含义可能会因语境而异。

以下是根据这种比喻性解释生成的五个造句:

  1. 作为一名热爱阅读的女孩,她每天都会换上新书裙,享受书海的滋养。
  2. 这本书裙的设计非常独特,不仅美观大方,还富含深刻的知识内涵。
  3. 她总是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拿起“书裙”,让自己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一番。
  4. 他的精神世界就像一件精致的书裙,由无数个智慧的小部件组成。
  5. 虽然他穿上了时尚的服装,但真正让他自信的是那件无形的“书裙”。

请注意,“书裙”一词在标准汉语中并没有明确定义或广泛使用,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词语字面意义及可能隐含含义的一种推测。如果有特定语境或文化背景,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qún

1 一种围在腰以下的服装:~子。~钗。筒~。连衣~。百褶~。2 像裙子的东西:墙~。鳖~。~礁(海岸边的珊瑚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