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品的拼音、解释、组词
书品的简介:
shū pǐn
1.评论书法优劣的书。历代以"书品"为题名的很多,其中较著名的有南朝梁庾肩吾《书品》﹑明杨慎《书品》和清杨景曾《书品》等。 2.书法的风格造诣。 3.册命的官品。
1.评论书法优劣的书。历代以"书品"为题名的很多,其中较著名的有南朝梁庾肩吾《书品》﹑明杨慎《书品》和清杨景曾《书品》等。 2.书法的风格造诣。 3.册命的官品。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品评书法的著作。历代以书品为名的著作极多,如南朝梁庾肩吾、明代杨慎均曾以书品为书名。
2. 书法的造诣风格。唐.张又新〈东林寺碑阴记〉:「北海守李公,文人之雄,书品之能者也。」
《书品》是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对不同书法家或其作品艺术风格、水平的一种评价。在中国文化传统里,“品”不仅仅是品质或者等级的意思,更深层次地包含了审美与价值判断。
在古代书法评论中,《书品》通常用于描述和评估不同的书法作品的艺术风格、技术水平以及作者的个人修养等方面。从字形结构、笔画流畅度到整体布局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品评精神,强调对艺术的高度敏感性和审美能力。
以下是《书品》的一个示例造句:
-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其高超的技艺和深邃的艺术境界,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序》是历代书家推崇的典范之作。
- 在鉴赏古代名家字画时,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才能真正理解并评价出其中的“书品”高低。
- 书法作品中的“书品”往往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因此其价值远不止于技法本身。
- 张旭的狂草《古诗四帖》以其奔放自如、气势磅礴的特点,展现了唐代书法中典型的“逸品”风格。
- 对一幅书法作品进行品评时,不仅要考虑其技法水平,还要注重其意境表达和精神内涵。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书品”的概念。
分词解释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品
pǐn
1 物件:物~。产~。赠~。战利~。2 等级,种类:~名。~类。~色。~位。3 性质:~质。~行(xíng )。~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4 体察出好坏、优劣等:~评。~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味(品尝)。5 指吹弄乐器:~箫。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