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的拼音、解释、组词

书院的简介:

shū yuàn
古代教育机构。始于唐代。原为修书、校书、藏书之所,后才用于讲学。一般在蒙学之上,有的是本地、本省的最高学府。提倡自由讲学,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讲习内容以儒家经籍为主,也有专攻武学、医学者。清末废科举,书院改为学校。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时私人讲学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文开书院。

1. 旧时私人教学读书的场所。唐明皇置丽正书院,集文学之士,为中国书院设置之始,此后盛行于宋、明。《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慕容三郎是个有田产的人,未免请先生在书院教导义男刘知远读习经书。」《三国演义》第二○回:「晨起,复至书院中,将诏再三观看,无计可施。」

书院》一词在古代特指一种专门从事教育和学问研究的场所,主要由私人创办,多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宋代是中国书院发展的高峰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书院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这些书院对后世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详细解释:

  • 起源书院起源于唐代,在宋朝时期达到了兴盛。
  • 功能与作用:除了作为教学场所外,很多书院还兼具藏书楼的功能,收藏了大量的书籍。此外,书院还是学术研究、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对于推动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 教育特点:强调自学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注重个人品德修养。

造句:

  1. 岳麓书院自宋朝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
  2. 古代文人常寄情于山水之间,或于书院讲学,或埋头读书。
  3. 昔日书院中那些智慧的光芒,在今人的记忆里依然熠熠生辉。
  4. 在那个时代,很多有识之士选择进入书院学习和研究学问。
  5. 今天我们参观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书院遗址,可以感受到古代学者严谨治学的精神。

分词解释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yuàn

1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子。~墙。庭~。2 某些机关、学校和公共场所名称:法~。医~。戏~。